自从打听得了大皇子的身份,贾放就一直有这个疑问。能够支使得动大皇子南下给他帮忙的,应该只有那位皇帝老爹了。但为了区区数千人的山匪,他爹就将战斗力如此凶悍的大皇子连同他麾下那二百骑从西北调来,这实在是大材小用了吧?——贾放得了便宜还卖乖似的想着。
“害,你可知,南安王在西南遇险告急,南安王妃在京里哭到了皇上跟前。皇上为表优抚,不得不让我南下救急。”大皇子脸上登时露出郁闷。
贾放心想:现在的南安王妃,不会就是后来那位非要让贾探春远嫁,从南夷手里换回她宝贝儿子的南安太妃吧?
“谁知我到了西南一瞅,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他们两口子闹别扭,偏要将我掺和进来。我不喜那边,又一时不能违令回西北去,索性辞了南安王,带着这两百骑,在南方瞎逛。这不,听说武元这边闹匪,竟然连官军都击溃了,我心想:竟然有这么厉害的山匪,那倒是得来看看。”
“谁知到了这武元一瞅,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大皇子手一摊,无奈地望着贾放。
贾放心想:要这么算来,也许南安王那边的“遇险告急”,真的便是“遇险告急”,只是这种“险”,在大皇子眼中,根本什么都不算。
他不由得暗暗心折:看来这位大皇子,是真的勇武过人,当世无匹。
他们两兄弟,谈谈说说,竟然还很投缘。
这时,武元县城门已经大开。县令袁化应当是已经知道了贾放亲自监军,且得神秘骑兵之助,解了武元之围的消息,当即带人迎了出来。
贾放与袁化相熟,当即介绍:“这是大殿下,这是武元县的县尊袁化。”
袁化一听说眼前身着暗甲的英武男子竟然是大皇子,惊得面无人色,双膝一软就跪了下来,急忙吩咐身后跟着的李师爷,赶紧去将城门内设的香案抬出来,他要焚香祭拜天地,迎大皇子与贾大人进城。
谁知大皇子见了那香案,差点儿就虚踢一脚,拉着贾放就赶紧进城。
一路上他悄悄地问贾放:“你在京里的时候,见到……见到他们……会跪吗?”
贾放苦笑,明白大皇子口中的“他们”是指谁,也明白关于他身世的那些“真相”,早已流传出去,连大皇子这样久在西北戍边的都已经知道了。
“有时候,不得不……跪!”——丫都是些封建陋俗啊。
大皇子“嗯”了一声,小声对贾放说:“我也不喜欢跪来跪去的。”
“而且我也不喜欢那些官腔,绕来绕去的,谁都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所以我从来不喜欢待在京里。”
他这么一说,两人之间好像真的有了十分的默契。贾放顿时觉得这大殿下十分对自己的胃口,脾气十分相投。
“夏省身大人也是您的老师吗?”贾放小声问。
大皇子口中轻轻“嘶”了一声,惊问:“夏大人,夏大人……听闻贬黜至南方做学政,难道,难道他也在武元?”
贾放点点头。大皇子拔腿就走,一面走一面催贾放:“到了地头怎能不拜见老师?你这小子还在等什么呢?”
他走得飞快,贾放勉力跟上,两人登时将身后跟来的县令袁化和李师爷等人甩了个没影儿。
这一路上则都是舒心的景象。城门已开,断粮之虞已解,大家的心反而都定了,也不怎么着急要回乡了。家住城外头的在慢慢收拾,原本就家住城内的,则正在街面上打扫,随时准备焚香祷告天地,感谢上苍赐福,保佑全城平安过了这一关。
很快就有人把贾放认了出来。
“是贾大人!”
“是贾大人救了咱们!”
“我早知道贾大人的能耐,他带那么一点点人就能守住桃源寨,手下添了那么多官军,自然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那些山匪们干掉!”
贾放:……对不起,我还真的没有这种本事。
大皇子似乎有点儿酸:“看来,城中的百姓都以为解这武元之围,是你干的不是我干的?”
贾放:“……回头我一定替您好好宣传,好好宣传!”
大皇子这才满意。两人像是认得多年的朋友,一路走一路聊,来到了武元县中的文庙,也就是贾放的节度使府署。
“周德玮!”两人一进文庙,便听见这一声称呼。
不用问,这定是夏省身老大人了。天底下可以这样连名带姓地称呼皇子的人,天底下只有这一个。只是这声音中气不足,听起来很虚弱。
而大皇子也不敢怠慢,三步并作两步,上前便冲夏省身行下大礼,叫了一声:“老师!”
虽然夏省身是太子太傅,但是他一直担任所有皇子(除贾放外)的老师。但是周德玮与他亲厚,令有一番原因。
大皇子的生母是外藩进献的美人。他的母亲生下大皇子之后,外藩转脸便反。因此大皇子母子在宫里一直是看着旁人的眼色过活的。
但夏省身却力排众议,只道大皇子既然是天家血脉,便与三皇子等人并无不同,更是将他尽心尽力地从小教起。大皇子前往西北历练之前,亦曾得夏省身亲自耳提面命,教他如何在西北行事,如何能够逐渐树立威信。
大皇子在西北站稳脚跟之后,一直与夏省身有书信往来。甚至夏省身贬来南方之前,亦曾经写信向大皇子解释。否则要是让大皇子误解了贾放是害他老师贬黜的元凶,这次估计就没有飞骑解围的好事了。
此刻,大皇子与贾放望着夏省身,两人同时吃惊地轻呼了一声。
只见夏省身形销骨立,瘦弱至极。
大皇子登时磨起了后槽牙,从鼻孔里哼出一声:“贾放!”
※※※※※※※※※※※※※※※※※※※※
第三更送上,大家明天见!
喜欢基建高手在红楼请大家收藏:()基建高手在红楼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