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赵家镇赵员外,十里八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可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多年来修桥铺路乐善好施。谁家遭了难,或者有过不去的坎儿,去求求赵员外,他总不会让人空手而归,所以名声极好。
这赵员外虽是出名的善人,可老天偏偏不开眼,家中娶了不少妻妾,子嗣上却艰难,一直到四十岁上,才得了一个独子。
赵员外待这儿子如珠似宝,取名叫“宝哥”,疼得眼珠子一样,那真是要星星不给月亮,就算是要上天,赵员外也会给他搭梯子。
就这么宠溺非常,宝哥虽自幼三灾八难的,如今磕磕绊绊也长大了。
话说前几年,赵员外居住的榆钱儿胡同搬来一户人家,是个寡妇带着两个女儿。
寡妇自称姓于,因为丈夫去世,婆家因她没有儿子就将她扫地出门,如今带着两个女儿租住这里,靠做些绣活过日子。
她的两个女儿,大的名唤桂姐儿刚十岁,小的名唤兰姐儿,才刚刚七岁。
赵员外家夫人和他一样,也是吃斋念佛,最是心软怜老惜贫的。看她寡妇失业的不容易,总让她们母女来府里做些活儿,变着法子的接济接济。
一来二去,就和那宝哥熟悉起来。
说起宝哥,因家中只他一个,如今有了这么两个玩伴,如何会不欢喜,时间一长就哥哥妹妹地叫起来。
两边的家长谁都没多想,只当小孩子玩得好,做个玩伴也不错。
到如今已经七八年了,两家的孩子也都大了,赵家人要给宝哥说亲,相看了不知多少家的闺女,宝哥就是不答应。最后逼得急了,说自己看上了桂姐儿,除了她自己是谁都不娶的。
赵员外见他执意如此,也没有反对。说起来除了门第上不十分般配,那桂姐儿也算自家看着长大的,不管是模样还是性情都是上乘,又和宝哥有青梅竹马的情意,以后夫妻感情和顺,也能早点生下孩子。
赵家这边没有意见,收拾了聘礼就请媒婆去议亲。
众人听到这里,纷纷表示这不是段难得的好姻缘嘛。
赵家对那于寡妇也算有帮扶之恩,她一个寡妇能将女儿嫁进那样的人家,那可是有福气的。
周掌柜慢条斯理的喝了口茶,道:“谁说不是呢,可这于寡妇就偏偏没同意!”
不仅没同意,反而匆匆忙忙退了房,带着两个女儿连夜搬走了。
这下子可是把宝哥的心给挖了,一听说这话,当时一头栽倒在地上,竟一病不起。
赵家怨于寡妇恩将仇报不识好歹,却又因着独苗苗的性命,不得不派人出去打听,这母女三人搬去了何处。
眼看着宝哥躺床上是出气多进气少,一天不如一天了。
赵员外急得也像丢了魂魄,央求官府帮忙打听,最后终于在县城东边的青山脚下找到了那母女三人。
于寡妇还是拒绝,赵员外急得都跪在地上了,那寡妇才说出原委。
原来当初在婆家时,婆婆嫌弃她生了两个女儿,动辄打骂她不说,连两个女孩子也没少受磨搓。
桂姐儿八岁的时候,家里的婶娘生下了儿子,婆婆更不待见两个女孩,大冬天的趁她不在家,让桂姐儿去河里洗尿布。
可怜桂姐儿还是个孩子,大冬天滴水成冰,河面早就冻死了,她小小的一个人,硬是找了石头砸开一个洞口。
可那老虔婆嫌桂姐儿动作慢找到河边,竟把桂姐儿推了下去。
喜欢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请大家收藏:()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