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 变法2(1 / 2)

机甲战神 吴杰超 1054 字 7个月前

在史书当中(架空),光绪是一位英明神武的明君,顶着重重压力完成了这次艰难的变法。

不过在风逸幽来到了这个时代后,却也依然察觉到了,这位被描写的光伟正的小皇帝,似乎和史书描述上有那么些不符。

胆子和担当的确还是有一些,但大概是出于年龄和阅历的问题,本身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却完全不像是史书上描述的那样呐。

不单单是他,就算是康有为这位被书写出神话的能臣,在这段观察和接触的时间里,哪怕不通政治的风逸幽也发现他本身能力其实也就一般般。

浮夸大于他的能力,如果不是抽到了一张好牌,然后顶着保国会的牌子,真的也就那样了。

从他本身都还在势之阶段的边沿磕磕碰碰就能看出了,能力的确有,但不足以担当这次重任。

其实不单单是他,就算是保国会当中的其他学子,大多也都止步于纸上谈兵这个范畴当中,没有基层经验,不知民间疾苦,从上到下的改革难度,的确超乎了想象!

在帝制传统的国度中,帝王本身的素质对于国家的前途太重要。甚至可以说,国家命脉,系于一人之身。在这样的体制中,最高权力才是撬动社会前行的唯一杠杆。被寄予厚望的光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人品、才干、意志力等,都谈不上能担当大任,更谈不上扭转干坤。

相比来说,那些读书人当中,风逸幽也就是看那个年轻的梁启超比较顺眼了,作为康有为的学生,本身算是这群人当中最年轻的一批次家伙,可塑性比起其他人要大不少。

而且眼光相对来说,的确很有见地。

第一个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个概念的人,还有那少年中国说,就足够留下相当的分量了,最起码比起没留下什么的康有为是要有资质的多。

而且本身也比较识时务,成功后立刻就功成身退做起了学校的校长,也正因为这货的一些决定,保证了他们梁家在自己过来之前都保持着的超然地位。

相比来说,康家就弱多了,也就和谭家持平而已。

“呐呐……最近这边气氛好紧张呀,我们回去吧。”

神秘兮兮的跑来找风逸幽的艾莉娜,扯了扯他的衣领后小心翼翼的说道。

如今的京城,当真是处于一种政治风暴的核心当中,光绪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除旧布新,这影响牵扯的面之广阔,用翻天覆地来形容都不为过。

而且大约是光绪自感压力很大,维新政策推不动,整日在宫中大发雷霆,弄得手下大臣和太监惶惶不可终日。

朝廷老臣们不敢怪罪于光绪皇帝,于是,便迁怒于那些变法的维新党人。

保国会的那个小院子,如果不是有着赵子龙在那里照着,估计早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

其实现在也死了不少人,只是死的人都是死士和刺客罢了。

连这种手段都开始频繁的用出,足以看出已经有不少人沉不住气了。

但面对这种情景,仗着有英灵作为底牌的康有为,依然还是一意孤行的不断的上奏,配合光绪推动着整个变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