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摊牌1(1 / 2)

机甲战神 吴杰超 1542 字 3个月前

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伴随着老佛爷重新从颐和园回到紫禁城发动起的戊戌政变,而正式陷入了冰点期,以光绪与戊戌变法的几位主力干将逃离京城而告一段落。

来不及逃离京城的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六人被杀害。

对于变法的失败,大多数的保守派而言自然是普大喜奔,喜闻乐见,不过对于少数心怀中华大地,希望见到变化的朝中重臣来说,却依然还是有些惋惜的。

甚至就连慈禧本人,内心是否有些许失落也无人确认,毕竟最开始,她也是赞同变法这一条的。

只是因为身后的利益集团,因为光绪的激进等种种变故,最后变成了眼前这种近乎于两败俱伤的场面。

中央的直接冲突,间接导致了这个中央集权政府对于地方的影响再次削弱,如果说太平天国运动和鸦片战争是撕裂了一道口子,那眼前这次政变冲突却是狠狠的一击。

只是暂时来说,着一系列变化还因为慈禧这强势掌权者的存在尚未爆发出来。

正面击败了维新派后,各地纷纷奉懿旨捉拿康党,无数文人锒铛入狱,同时因为光绪逃离帝都的关系,众大臣们也在慈禧的引导下开始准备着推选新君的问题。

只是就在这个时候英驻清公使窦纳乐,却是主动前往贤良寺拜访了如今朝廷当中与洋人打交道最多的李鸿章……

而在此之前老辣而狡猾的李鸿章还是借助于维新变法的失败让自己东山再起了。政治就是一种多人围坐的扑克牌局,即使是同仁身败名裂,自己仍可以从中获利。

因为在准备废立光绪之迹,慈禧最担心的是洋人们集体干涉,之前就派荣禄来李鸿章这裏,想让李鸿章打探消息,安抚洋人。李鸿章就汤下面说:“洋人直接的态度可能难以直接问起,不如任命自己为两广总督,这样,各国领事就会来祝贺,到那时,就好跟洋人们沟通了。”荣禄回去后向慈禧转达了李鸿章的意思。平息了维新变法的风波之后,慈禧此时正想借助于老臣们的力量稳定政局。这种情况下,上谕很快就下了,李鸿章东山再起,被任命为两广总督。李鸿章愉快地接受了这样的任命。

可是哪里想得到,刚刚为自己捞到了好处,这都还没前往上任呢,结果这位最头号的泰西强国公使竟然就已经找上门来了。

冬日的阳光下,李鸿章在贤良寺的门廊里迎接着英国公使窦纳乐的到来。窦纳乐首先祝贺李鸿章被重新任命,说自己是特意来为他送行的。

虽然知道这家伙肯定没这样单纯的好心,但李鸿章依然为公使安排了家宴,开始的气氛也似乎是显得很是融洽,只是酒过三巡之后,窦纳乐却是毫无征兆的突如其来发问道:“听说贵国要废掉光绪皇帝?”

问话的同时,窦纳乐死死地盯着李鸿章的脸,试图在这张苍老的面容上寻找一些蛛丝马迹,绝大多数人猝不及防被突然问道这种敏感的问题,显然是很难自然应对的,窦纳乐也就是想要靠着这种突然袭击,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当前的局面。

只是显然,那绝大多数人当中并不包括李鸿章!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尖锐问题李鸿章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用一种标准的外交辞令温和地说:“公使大人,我想,无论如何,这应该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吧?”

虽然李鸿章没有丝毫表情,但通过他的话语已经嗅到了什么的窦纳乐却也丝毫不甘示弱,一板一眼地说:“我是大英帝国的驻华公使,如果以后有外交上的交涉,关于中国的最高元首,除了光绪皇帝之外,大英帝国不承认别的什么人。”

这种傲慢和强硬的话语,极为直接的展示了他的态度!

毫无疑问的直接告诉你了光绪不能废!

看来这次英国对于维新派也是下了血本,同时对于他们逃离京城后的作为依然还有着足够的期望值,这种直接干涉的话语都说了出来,也不知道是窦纳乐自己的判断,还是英国当局政府的意思。

这种极为强硬的态度,毫无疑问让李鸿章心中一惊,他自然知道现在政局不稳的情况下,如果洋人找到借口来个火上浇油,那本就风雨飘离的清廷很可能直接轰然崩塌!

李鸿章当然希望暮气沉沉的局面有所改善,也希望那些腐朽的观念和人物在暴风雨中得到濯洗,有时候,他也YY过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这个腐朽的朝廷冲得一干二净,一了百了。只可惜,这样的想法,只是赌气时候的观点。

绝大多数时候,他只想着如何补救,现在清廷的突然崩塌,带来的绝不可能是光明的新政,只可能是军阀割据陷入无止境的内战当中,然后被一一击破瓜分蚕食。

内患当前,必然要尽可能的稳住洋人!

盯着窦纳乐的脸沉默了半响后,他才是艰涩的回应到:“贵方的想法,我已经知晓,会禀报太后让她老人家定夺……”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极为了解慈禧内心和想法的李鸿章却是知道,洋人表态如此之强硬,恐怕那位怕打破自己园子里坛坛罐罐的老佛爷,绝大多数的可能是会选择妥协。

清国真的不能打吗?真的没有一战之力吗?不!除了海军,只要将他们拖入了内陆利用广阔的战略纵深不断的消磨,就算将泰西诸国的全部人口都磨光也不可能吞下大清!

只是清廷的当权者已经享受惯了,已经是穿鞋一族了,没有这个勇气和对方鱼死网破罢了……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