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棠用左手一垫,右手使不上力,差点没把书都摔了。
把手肘撑在身体上稳住了,西棠埋头看了看那堆书,抽出一本放回架子上。
“这本我有了。”
“唔,这本也有,只是没有这个版本。”
“这本繁体的留着好了,我也看看。”倪凯伦又拉着她走到历史书的架子前。
西棠跟在她身后悄声地说:“你为什么要看这个?”
倪凯伦说:“唐亚松的新片,剧本审查上周通过了,已经拿到了拍摄许可。”
西棠闻言,眼睛微微一亮。
这位新中国解放后电影事业发展起来以后,以擅长讲述中国式故事而获得了极大成功的电影导演,一直是电影人的旅程碑。
唐亚松毕业于西棠母校的文学系,西棠反覆观摩过他的所有片子,在电影学院的课堂上,他的片子也是表演课的经典教材。
距离上一部《没有人接收的来信》,唐亚松已经将近四年没拍电影了,业内一直说的是剧本在写,只是一直处于保密状态。
倪凯伦眼里闪着野心勃勃的光:“你先做好准备,唐导的戏挑人,据说这一次女主角没有合适的新人,有可能在内地合适角色的女演员中试镜。”
西棠心底有点激动,但她比倪凯伦悲观,有多难,她知道。
倪凯伦一向有野心:“试一试总是好的。”
西棠点点头说:“你去喝杯咖啡,等我一会儿?”
倪凯伦说:“去吧。”
她知道带她来书店,一时半会儿她不肯走。
倪凯伦喝了杯咖啡,处理了几份工作邮件,半个小时多,西棠走回来了,身旁紧紧地围绕着几个脸上泛着红光的年轻孩子,西棠微笑着说:“请我同事帮忙拍吧。”
她一边用眼神询问倪凯伦的意思。
倪凯伦立刻把身旁装着书的袋子不动声色地移开,一边压低声音十分亲切地说:“不要打扰别人哦,我们这就走了。”
那几个年轻的大学生激动地互相拉着手,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倪凯伦帮他们拍了照片,又亲自检查了一遍,才轻声细语地道谢,挽着西棠离开了书店。
倪凯伦将车开出大学的时候,对今天的行程挺满意的:“今晚让宣传盯一下微博,如果她们发上去了,可以找相熟的媒体帮忙宣传一下。”
身边的人没搭她的话,安安静静的。
倪凯伦侧头看了一眼,黄西棠灵魂早出了窍,完全没听见她的话,眼睛直勾勾地望着窗外,她们的车子正经过大学生的活区,华灯初上,热热闹闹,路边年轻的女孩儿牵着高大清秀的男孩子,空气中荡漾着青春的欢声笑语。
西棠一动不动地望着,眼里全是若有所失的迷惘。
七月中旬,黄西棠飞抵北京。
参加第二十七届北京电视艺术节启动仪式。
《最后的和硕公主》作为今年春天开播以来最具分量的电视剧,入围了最佳长篇电视剧,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演,最佳女主演,最佳视觉艺术,整整六项大奖,成为了那一年荧屏收视口碑最好的剧。
只是男主演印南拍完戏就会休息一段时间,不跑宣传期,也不出席奖项宣传,自他拿了几座视帝奖杯之后,他签的合约就一向是这样,制片方也无法多做要求,西棠作为女主演,只好卖力站台吆喝。
男二号李墨文也来了,剧组解散后,西棠还是第一次见他,他长期居住北京,这一次饰演程雨勉,前期戏份多,俊逸洒脱的留洋进步青年外型和对大公主用情至深的感情戏份引得不少女粉丝泪水涟涟。
西棠与他拥抱。
西棠与李墨文去北京台录节目,倪凯伦忙着招呼拥成一团要采访西棠的媒体。
李墨文经纪人在旁打趣说:“哎哟,凯伦,留点地方给我们家艺人啊。”
倪凯伦一把搂住她:“咱俩谁跟谁啊,一会儿我们两家粉丝一块坐。”
结束了工作回到酒店,从机场到酒店,从酒店到录影棚,从录影棚回酒店,夜里西棠站在酒店的窗边,看了一眼窗外,黑色天幕下,霓虹也仿佛带了层灰,高楼之下巨大而空洞的北方城市。
第二天早上倪凯伦出去谈生意,西棠躺在酒店的冷气房间里敷面膜,她不打算出门。
她记得七月的北京,拍《橘子少年》时,就是在七月,当时他们剧组在市委党校大院里拍戏,高大的槐树枝叶繁绿,知了一声一声地叫着,阳光明晃晃的,站在树荫下眯着眼仰着头,皮肤贴在刺眼的阳光下,也不出汗,就是干燥,黄昏时分有老头老太太推着婴儿车在街边缓慢地散步。
帝都昌平盛世景,容不下伤心失意人。
第二天下午在首都机场的候机室等飞机。
倪凯伦应酬太多,顶着一张困倦脸,不断地喝咖啡。
西棠戴着墨镜一言不发。
她只擦了薄薄一层粉底,眼睛没有妆,望着落地窗外放空。
一年之前,她来北京拍《最后的和硕公主》。
仿佛是上辈子的事情了。
助理在候机室里四处溜达,喝咖啡和吃点心,西棠和倪凯伦两个人坐在座位里发呆。
飞机不知何故又晚点了,贵宾候机室里略有几声压低了的抱怨,机场的工作人员在轻声安抚。
这时后面有手机铃声响起,响了两声后电话被接了起来,她们身后不远的座位上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沉厚低醇,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带点儿京腔:“周老师,哎哟,您今儿得闲儿,怎么想起您儿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