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蜀期间,鞠躬尽瘁,修补长年战乱导致的伤痕,平息由于大肆征发百姓和钱粮而导致的经济混乱。
更难得可贵的是,诸葛亮北伐多次,却几乎没有对蜀中的经济民生造成太大的损失和负担,甚至每次还能从雍州和凉州等地迁徙百姓回来填补蜀中人丁的缺失,以至于刘禅的小日子即使是在诸葛亮去世后过得也还算不错。
刘禅的小日子过得不错,荆州各家后人的小日子过得也不错,蜀中百姓的小日子一样都说的过去,所以蜀中百姓们对于诸葛丞相还是感恩戴德的。
当然了,有些人的小日子自然就过得不好了,那就是蜀中本地世家。
自刘备入蜀之后。对于残留势力同样强大的蜀中世家,采取了拉拢一派、打压一派的方法。
这个方法,杜英在之前治理两淮的时候也曾经使用过,拉拢的自然是两淮将门,而打压的便是两淮世家,不过杜英并没有亲力亲为,而是借助鲜卑人的劫掠,直接挫伤了世家们的元气,迫使现在两淮世家在杜英面前一个个都乖巧得很,即使是杜英在两淮实际掌控的区域受到桓温的挤压已经越来越小,这些人也没有背弃之意。
盖因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被鲜卑人欺凌怕了的他们*,不敢确保桓温是不是也是一样的蛮横霸道、抢掠无度,所以还不如跟着杜英混,杜都督虽然一直都倾向于削弱和取缔世家,但是至少还从来没有干过纵兵劫掠的事,世家子弟们的生命安全在杜英那儿一样可以得到保证。
尤其是根本没有什么家财的世家子弟,他们除了一个世家的名号之外一无所有,而显然关中新政的存在,让他们仍然还可以通过考校来证明自己的学问、谋一份事做。
在关中的治理体系之中,诸如这样受到战乱波及、猝然家道中落,最终变成关中新政忠实拥趸的,不在少数。
事实证明,自己倒霉了之后也想看着别人倒霉。至少在这些世家子弟们的身上是说得通的。
话说回来,和杜英在两淮的操作类似,刘备入蜀之后,拉拢的自然就是蜀中掌握兵权的将门世家,比如无处不在的猛将吴懿,而所打压的,自然就是蜀中的那些士人世家。
打压后者,既是因为这些世家们也的确不怎么老实,一天天的本事不大、胆子不小,是十足十的不稳定因素,也是因为刘备赖以起家的是徐州世家,后来又拉拢了荆州各家,所以总要在蜀中为这些从龙功臣们安排合适的位置,自然而然的就挤走了蜀中士人的位置。
因而大多数的蜀中世家,在被诸葛亮的集权以及荆州世家的挤兑之后,一直等到晋朝开国,重又崭露头角,之后他们便变本加厉的压迫百姓、恢复自己对地方上的掌控,并且趁着北方战乱不休,不断吸纳北方的流民,用以替换原本自己土地上那些已经开始不老实了的人。…。。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现在蜀中世家治下的百姓,已经接受了自己为人奴婢的既定事实,然而杜英的到来,一下子推翻了他们身上的那一座座大山,告诉他们脚下的路也不再是为别人负重而行,这让百姓们恍惚之间认为是那祖辈传说中的诸葛丞相再世,也在情理之中。
听着百姓这般称呼,杜英心中亦然五味杂陈。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流芳百世”吧,后世只可能再出现谁谁谁是“小诸葛”,而不会再出现谁谁谁更胜过诸葛。
也不知道秋风吹过五丈原的时候,他是否也会在风中欣慰的笑?
和百姓们寒暄几句之后,杜英又挨家挨户走入了院子,询问百姓们有没有缺衣少食的苦衷,并且让随行的官吏尽快解决几处屋舍破损却因百姓腿脚不便、工具不趁手无法修补的事情。
杜英甚至挽起袖子亲自要修屋顶。结果被周围的官吏和村民们忙不迭的拉住,这一次还不等官吏们表态,村民们就已经率先拍着胸脯向杜英保证,村子里的丁壮也不是没有,当天就会组织丁壮巡查各处屋漏、集中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