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碌没有向这个新来的手下解释梁叛是谁这种问题,反正只要在缇骑所呆的时间长了,肯定会经常听到这个名字的。他叫人将那两个臭烘烘的家伙扒了衣服,两桶凉水浇下去,把他们身上的屎尿冲了个干净。这就是林教谕和夏学礼在昭狱中享受到的最后人间了。北城的昭狱虽然正发生着惨绝人寰的事情,但是这并不能影响到梁叛。他在货栈边上的小楼里,与冯二、谭三郎三人坐在一桌,那张画像就放在桌子当中。冯二和谭三郎都盯着看了半晌。“是他!”谭三郎瞪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很笃定地道,“冯二哥,你瞧,就是他对不对?”坐在他对面的冯二笑了:“除了他还能有谁?三郎,你打算怎么办?”那人果然就是曹老刀!梁叛本以为谭三郎会立刻带人到大同楼去把曹老刀砍了,谁知谭三郎闭着眼沉吟片刻,突然睁眼说道:“据我爷爷说,那大同楼的老板可不一般,不能直接打上去!”他在梁叛和冯二面前并不忌讳提到自己的爷爷,虽然他爷爷谭如松背叛了漕帮。梁叛和冯二自然也不在意,谭如松是谭如松,谭三郎是谭三郎。谁也不会怀疑谭三郎对漕帮和齐四的忠诚。冯二点点头道:“我也听过,大同楼和南城潇湘院的老板好像是同一个人,不大简单的。”梁叛心想,怪不得昨天在大同楼看到潇湘院的账房,原来两家是同一个老板。单看潇湘院的架势和九娘的独善其身就知道,这老板绝对不是一般人。谭三郎甩甩脑袋,说道:“我几夜没睡成,这会儿脑子不大清爽,容易办错事。冯二哥,借你的地方睡一觉,劳烦你派两个弟兄盯着大同楼,万事等我醒来再说。”冯二自然答应,忙叫人把守夜兄弟的铺盖取了一床来,两张桌子一拼,就是一张床。谭三郎向梁叛拱拱手:“梁五哥,托你的事就算了结了,多谢的话不说了,都在心里。”梁叛也拱拱手:“行,你快睡罢。我同冯二哥聊聊。”谭三郎又对冯二道:“冯二哥,劳你费心,陪一陪梁五哥。”“都在我身上。”冯二也催他睡觉。谭三郎也不矫情,上桌躺下。也许是太过劳累,也许是找到了曹老刀、紧绷的精神终于放松下来,谭三郎倒在枕头上闭眼就着,旁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听见他打起震天响的呼噜。梁叛一边同冯二下楼,一边暗暗咋舌。他忍不住与冯二称赞道:“没想到三郎真沉得住气。”冯二也是点头:“看他五大三粗的样子,都以为也是个粗心汉,其实齐老大最知道他,不止一次跟我说三郎粗中有细,是个办大事的。”到了楼下,冯二带着梁叛逛了一遍码头,反正明天就要开香堂禀报祖师爷了,梁叛也该了解了解漕帮的产业底细。当然了,漕帮的弟兄更应该知道知道齐老大多了这位把兄弟。所以冯二一边带着他转悠,一边向梁叛介绍这码头货栈的进出货,以及大概的数量。包括他们这里一些弯弯绕的规矩、习惯。哪一片归朴老六管,哪一片归赖猴子管,还有其他地方的管事,以及街对面粮油店和粮仓的掌柜,也都简单地介绍了。梁叛只是随意听着,起先还以为冯二只是带自己参观参观,并且随口介绍。可是他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冯二将码头和粮仓上上下下的关系甚至是他们内部的机密都毫无保留地同他说了,梁叛这才觉得有些别扭。他连忙制止了冯二,笑道:“快打住冯二哥,我又不是到你码头来查账的。回头一桌吃个饭,弟兄们互相认识认识就行了。”冯二也觉得自己说得有点多了,梁叛虽然和齐老大结拜弟兄,与自己也很亲近,但毕竟没有入帮,有些事的确不该多讲。他笑了笑,也没多在意。两人走到三山街上,不经意间看到三山门的门洞,都是一阵唏嘘。梁叛想起一事来,便打听道:“冯二哥,你可曾见到三山门换新的城门吏?”冯二摇头道:“还没有,最近一直是壮班当差,那位俞二哥应该还在任,不过水西门这里是水陆枢纽,应天府不会搁置太久的。”梁叛深以为然。应天府能够把这个位子给俞东来留了这么长时间,已经算是格外开恩了。不过这事总有个尽头,眼下就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打这个城门吏的主意了。就在这时,只见一乘华贵考究的四人轿子晃晃悠悠地抬了过来,旁边跟着一个穿绸布戴小帽的跟班,经过梁叛和冯二身边,便朝三山门而去。守门的壮班打算上来拦着问话登记,轿子却停了下来。那跟班立刻命令压轿,急赶两步上前掀开轿帘,请他的主人下来。轿子当中缓缓走出一个四十来岁,大腹便便的中年人。这人生得肥头大耳,身穿罗衫,头戴瓦楞帽,迈着八字步走到那些壮班跟前,一双小眼眯着扫了一遍,尖声尖气地对那跟班道:“这班脚色便是我的手下吗?如何恁的不上台面?老爷也不叫一声?”那跟班连忙指着那些壮班喝道:“小的们,我家老爷姓查,是查记醋行的查大少,马上就要上任三山门的城门官儿,还不快来拜见?”那些壮班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这突然跑出一个人来,说要上任做这里的城门官,还自称甚么醋行的大少,这算哪门子事情?一个破城门哪里来的城门官儿,不就是个守门吏么?再说他们有一个城门吏,三山门俞二,西门大官人,谁不晓得?虽然这位西门大官人已经消失很多天了,又听说他们老家那里先过水患,又闹兵灾,应天府派了书办上户部街家里去找,也只有下人在家,如今谁也不晓得西门大官人是死是活。这时就听城门外“嘚嗒嘚嗒”的一串马蹄声响,由于那查大少将壮班都召集了过来,城门无人看守,一辆满是泥泞的马车径从城外驶了进来。一名壮班正要转身喝止,可是一扭头,却瞧见那马车上挂着两个灯笼,上面都写着一个大字: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