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雷大天忽晴(2 / 2)

锦衣当国 特别白 1530 字 5个月前

太祖爷将收税有功的主簿流放,成祖爷减免商税,这都是不与民争利的祖宗制度,这王通却在运河上抽二成的税,这又是如何?

各地去往京师的士子,大都是带着些家乡特产来的,或者是互相馈赠,或者是在京师发卖。

南方来的士子,家里或多或少都有人和这运河上的贸易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王通这抽税等于是吃了一块肉下去。

这样的混帐事,大家如何能忍,天津衞的义民已经先行举动,大家就跟着上吧!!

万历六年的九月末到十月初一,京师朝野,皆曰王通该杀。

※※※

十月初二这一天,从天津押送过来的人犯和口供送到了京师,按例移交给了刑部,因为这不是办锦衣衞的差事。

刑部衙门也是个透风的筛子,人犯入了大狱,一干的消息也迅速的传了出去。

天津衞的大乱和邪教有关,据说是什么三阳教,据说在万历五年的时候,御马监的兵马曾经去黄县剿灭过这三阳教的窝点。

京师沸沸扬扬的舆论迅速平息了下来,当年的佛母唐赛儿开始,然后这白莲教、弥勒教几乎是代代作乱,围攻官府的事情更是平常。

大明朝廷对牵扯到邪教的案子也有明确的态度,杀,杀无赦。

难道,天津衞城的百姓围攻锦衣衞官署,是因为三阳教的煽动,这世上那有这么巧的事情,可在刑部传出来的消息总不会有假吧!

大家纷纷说义民的时候,却突然有了这个转折,的确是让人错愕,这么说,王通岂不是无大错,反有大功。

那抽税的事情也都是微末小节了,本来义愤填膺的言官们,还有京师中在野士子,纷纷停住了抨击,众人都是要个脸面的,转向的事大家做不来,最起码不能马上就做,先闭嘴安静就是。

不过瓦舍酒肆之中那些说书讲故事的可顾不到这些,他们自知是草芥一般的人物,前几天在瓦舍酒肆里讲的都是当面骂娘,被人追究起来,立刻就是大祸临头。

后世的笔记之中对这个转变多有记录,其中一个说城南有一名说书先生,无论说什么都是惟妙惟肖,九月末讲什么义民斗王通,讲道有五名义士被抓到刑场之上,这几人意气昂扬,谈笑风生,在临刑前口呼圣上之名,死后人头被挂在城墙上,神情都没什么变化。每说到此处,听众都是被感动的流泪。

然后十月初三那天,这说书先生的故事突然变了,说是这五人在城内乃是地痞无赖,为妖道抓取孩童少女,结果王千户王大人手持尚方宝剑斩了这几个妖魔,什么尚方宝剑上金光闪闪,瑞气千条之类的。

听到这个的人都是错愕非常,不过几天后大家都为这王千户斩妖除魔的故事大感兴趣,人人愿意听了。

※※※

到了十月初三初四的时候,除却王通把搜集来的消息和人证物证一概押送京师外,各方面打听的消息也都越来越全面。

三阳教一事,有河间府的文书印证,也有船头香把头的招供和那些护符佛像,以及在某些人家里搜出经文之类的,都和京师从前的存盘一样。

至于其他,把头们想要把香众们煽动起来,必然要走街串巷,声势想必是不小,东厂、锦衣衞、刑部的人经验丰富,下力气去查,那有什么查不出的,何况又是这般明目张胆的串联。

有人组织,有人煽动,有刺客混杂其中,而且船头香只是苦力的结社,并不贩卖贸易,抽税和他们毫无关系,什么欺男霸女,烧香收钱的勾当也都一一的被查了出来。

事情如此,天津衞城民乱已经可以定性了,本地恶徒意图谋反,且有三阳教掺杂其中,幸亏千户王通机警勇猛,用兵用计大破之。

非但无过,且有大功。

天津衞城一干官员,在此事中袖手旁观,都有大过,最少也是失责失察之罪。

※※※

“忍着不动,天津衞城那边最少还有可用的一支力量,这么冒失,一切都被你败了个干净,唐家河那边你也趁早收了吧,不牢靠,太容易被破掉。”

上首的声音很平淡,跪在下面的柴福林满脸的颓唐,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