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商路汇通 各有底线(1 / 2)

锦衣当国 特别白 1530 字 5个月前

孙守廉此次来,带了二十余艘海船,大木近四百根,卸了船上货物之后,海河边的仓库和货场却没有足够的地方放置。

无奈之下,卸了货物之后,又要船工把木筏朝着东边走,到了商业区域外的荒地处再行搬运,放置的地方直接就在那荒地处清出一片地方来用作木场。

如此大的原木装卸,需要的人手当真不少,而且这大木的装卸,还和普通货物不一样,需要些窍门,又派专人去木场和木行请来行家帮忙,折腾到天黑还没做完,只能留到第二日才做。

从辽东有大木贩卖到天津衞的消息也在天津衞流传开来,各家木商派出人帮忙之后,也最早听到了这个消息。

听到消息的木商都立刻赶往了放置巨木的货场,看到那大木之后,各个眼睛发光,他们自然知道这木头的价值会有多高。

孙守廉在天津衞一共呆了三天,第四日的时候,已经赚的盆满钵满,宽甸有堡,本来就是辽镇所辖,宽甸那边的军户民户伐木根本不会花费什么工钱,搞不好还是直接驱使,大木顺江水入海,然后用海船牵引而来,根本不需要太多的成本,可卖的价钱却是极高,而且极为好卖,差不多两天内就被一抢而空,很多人还问下一次什么时候来。

赚了这么多银子,孙守廉的财运还不算完,他拿着银子在天津衞大肆采买,装满了来时的那些船只,甚至还多雇了十艘。

天津衞的货物经由海路运到辽镇,也是暴利,这孙守廉等于是又发了一笔,这一次就不知道赚了多少。

不过对于天津衞来说也是好处多多,辽镇来的大木自然解决了天津衞的木材短缺,赚来的钱又用在天津衞的贸易上,购货回返,这周而复始,买卖双方和天津衞本身,人人得利,人人受益。

天津衞的商人们嗅觉灵敏,从孙守廉采买了大批货物,甚至还要加雇船只这一点就发现了商机,不少豪商和冒险投机者或者派人或者自己带船,准备和孙守廉一起去往辽镇,毕竟王大人和孙游击关系不错,孙游击又是辽镇大将,有什么事也照应的住。

也就是在这个八月初,不知不觉之间,天津衞的商业系统和关外辽东之地打通了,天津衞如今汇集了天下间最多最丰富的货物资源,南北商户齐集如此,而辽镇除却奢侈品向外购买,偶尔向外销售特产之外,一直是个封闭的经济圈,辽镇各级军将赚的金山银海,却没什么作用,如今双方联通,辽镇货物、金银都将涌入天津衞,让这裏更加的繁荣。

巡守辽北游击孙守廉此次前来所带的海船都是驻守在金州衞的战船,这个不必说,孙守廉这卖出买进,讨价还价的本事也让王通惊叹。

王通也打听过这孙守廉的底细,孙守廉是辽镇总兵李成梁的亲信大将,号称骁勇,不过这等勇将为何对生意这般在行。

要说孙守廉带着战船来天津衞,贩运大木,购买货物,自宽甸放排出海,这可不是辽北区域了,辽镇上下军将肯定都参与其中,只是大家都来做生意了,赚钱享受富贵,谁去戍边,谁去打仗呢?

※※※

这次辽镇来的船有两艘和木筏轻微的磕碰受损,需要在天津衞修理,但麻烦的是,天津衞居然找不到合用的船匠。

到最后还是其他船上的船工大概知道如何做,众人帮忙才把这船只修好,原本是小事一桩,却恰好是王通所注意的。

如今天津衞每日河上海上,进进出出不知道有多少船只,可天津衞自己却没有几艘船,天津衞自家有二十艘战船,可都是破烂不堪,怕是出海就要被风浪打沉的货色,造船修船的更是没有,最多也就是渔村里会做舢板渔舟的木匠。

对于一个港口城市来说,没有自己的船只,这的确是个大麻烦,没有船,王通甚至不敢让天津衞海边港口的建设启动。

孙守廉一离开天津衞,王通就派人给鲁海商行传了个口信,八月初九这天,鲁海商行那边回了信,约王通八月十一城外兴财客栈见面。

※※※

兴财客栈自从奉承上了王通之后,生意兴隆无比,倒真是合了这个兴财的名头,王通来到这裏,尽管没有大张旗鼓,可客栈还是留了三个雅间出来,中间一个供王通使用,其他两个空置,用来隔绝耳目。

王通走近这雅间的时候,屋中早有一人等候,却不是那“三水王”沈枉,而是一名瘦小黝黑的汉子,这汉子的模样有常年在海上生活的特征,肤色黝黑,皱纹深刻,看着年纪好像是四十多岁,可双眼极为有神,细看又像是三十多岁。

“小的沈鲞见过大老爷,小的大当家现在在海上走不开,大老爷有什么话和小的说也是一样的。”

这沈鲞说话客气恭谨,既然是鲁海商行已经传了信,这沈鲞想必是沈枉的亲信,王通也不客气,坐下开口说道:

“你们这一支称霸海上,自家能造船吗?”

沈鲞站在一边颇为自豪的说道:

“不瞒大老爷说,从高丽到满剌加再到天竺,最结实、跑的最快的船都是三水王的,这些船都是自家造的,闽浙那边的豪商愿意出三倍于时价的钱来买,大当家的都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