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全队上前百步!!”
王通大声的发布命令,大车上的传令兵开始用铜哨和旗帜向马队传递命令,在骑兵队列右侧的马三标举起手中的刀,向前倾斜了下。
在马三标身边的旗帜也跟着向前摆动,最后停止的时候,大旗斜向前,方才在对峙的骑兵大队开始动了,旗帜摆动的次数和倾斜的角度,代表着队伍行动的方式和速度,大队骑兵虽然在运动,但不过是慢慢走。
自从双方大军布阵以来,这还是明军第一次开始攻势,在车阵这个战术下,车阵本身就是一个浑身长刺的躯干,而在营地外游弋的骑兵,则是用来进攻的四肢和武器。
近五千骑的大规模运动,鞑虏那边自然不会没有反应,方才缓慢出行的那支中军,又是从阵列中出列,也是向前。
而且这一次,出阵的中军差不多有四千以上的骑兵,他两旁的队列也都做好了准备,随时准备用优势的力量来面对明军骑兵。
如今战局的中心就是双方骑兵的对峙,但并不是全部,能看到有鞑虏传令兵从金色大旗下跑到了其他队列中,有几千骑和大队脱离,开始向着整个战场的西侧运动。
“敌军有几千骑兵向西!!”
在望楼之上的了望亲衞正在大声的通报他的观察,在虎威军阵地的中央,已经用四辆大车拼起了一个木台,望楼在木台上,王通也在木台上,听到这通报,他环绕望楼,盯着这突然分出来的骑兵队列。
鞑虏骑兵队列运动的方向,却向着蓟镇偏厢车阵的侧翼行进,对自己这边却没什么动静,下面李虎头大声的喊道:
“火铳兵第二营第三营装填弹药,准备转换射击阵地!!”
李虎头和谭兵将整个的车营划分为两个区域,一个负责一半,目前鞑虏骑兵运动的方向虽然是隔着偏厢车阵,但虎威军必须做出提前的布置。
“不对,不对,鞑虏方才在两个阵地都进行了试攻,不会仅仅只在蓟镇那边布置牵制!”
王通皱着眉头观察,自言自语的说道,然后又是提高自己的声音,高声大喊道:
“火铳兵,炮队,弓手做好准备,不得号令,不得随意开火!!”
下面轰然答应,不过王通这个命令没什么实际的意义,也就是在战场上的一个布置而已,王通有些焦躁。
面对优势与自己的鞑虏大军,车营当然不会轻动,但这样也失去了主动进攻的立场,只能看着对方的大军出招,方才对方驱赶老弱试攻,接下来到底要做什么,王通不知道,正是因为不知道,所以才焦躁。
几次和鞑虏兵马的战斗,几次都有不一样的发现,也就是说预先的应对总有偏差,这个感觉非常的不好。
“敌阵中军偏西开口子了,有一……似乎是步卒……一队步卒出现,三千人以上……”
连望楼上的兵卒都说的不太有把握,实际上即便是王通所在的位置,也能很容易的看清楚对方新出现的步卒,草原上居然还有步卒,以骑兵为主的蒙古人为什么会舍弃机动力更强,冲击力更强的骑兵不用,而去用步卒。
答案很简单,王通下一刻就反应了过来,这是由汉人组成的步卒,嘉靖年中期的时候,山西和大同曾经有一次规模极大的瘟疫,大批汉民为了躲避瘟疫出走塞外,加上俺答部崛起,在大明大批的掳掠民户,在归化城这边,有近二十万的汉民,这样的人口规模,足够凑出一支汉人组成的军队,远远不止三千人的军队。
那支步卒的队伍谈不上有什么阵型,颇为散乱,之所以能被叫做一队,那是因为在这个阵列的周围有骑兵游弋,看着好像是在马上驱赶羊群的牧民,因为这些骑兵的驱使,这步卒队伍才缓慢的向前。
“大帅,鞑虏军镇东侧也开口子了,步卒几千人去往蓟镇的军阵!”
那边的步卒人数比较多,看来鞑虏对明军军力强弱的判断就是根据军阵的大小,人数的多少。
“敌人在正面,准备迎击,准备!!”
下面军将们的喊声此起彼伏,蓟镇那边也是差不多的光景,就在这时候,却听到蓟镇那边锣声急促的敲响,两军阵地分开,军令也是按照原来的规矩执行,这个号令,王通知道是什么意思,侧头看过去。
果然,方才迂回到西侧的那支鞑虏骑兵奔着车阵的侧翼就来了,和蓟镇车阵相对的那个大车上,有一人急忙从车上跑下,来到王通这边大声的禀报说道:
“大帅,蓟镇那边发信,请调马队前往支援!”
明军的马队上前百步之后,就是停下,和他正对的那支鞑虏骑兵队也不再上前,王通大概扫视了下战场,点头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