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6)
【今天的第四更送到!】
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的根本利益问题,估计其他卫所是不会轻易退缩的。断人财路,那简直是谋财害命啊!谁也无法忍受!他们肯定会联合起来,积极向徐兴夏施压的。从朝廷的角度来说,徐兴夏这样的行为,也是很犯忌讳的。你一个小小的千户所,就聚集了数万,甚至是十数万的军户,那还得了?想要藩镇割据吗?
要说朝廷的文官集团,最害怕的是什么,肯定是害怕武官专权,会要他们的命。因此,他们死死的抓着钱粮大权,不给武将坐大的机会。统帅的兵力只要超过三万人,必然安排文官作为统帅。武将的顶级官职总兵官,在文官的下面,也只是打杂的。九边重镇,为什么都要安排一个巡抚?其实就是要以文制武,遏制武将的势力发展。宁夏巡抚和宁夏总兵官,尿不到一起去,这是必然的。
如果在威镇堡的北部,出现数十万的军户,接受一个武将的领导,有自己的军队,有自己的钱粮供应,宁夏巡抚、三边总督、朝廷兵部,乃至是万历皇帝,只怕都是睡不着觉的。他们肯定会委派文官到来,骑在徐兴夏的头顶上,遏制徐兴夏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方势力,都不会允许徐兴夏随意的招收逃亡的军户。即使有特例,也会极力的将这个数字,限制在一个没有危险的范围内。徐兴夏手下的军户数量越多,危险性就越大。大明朝的每个文官,嗅觉都是极度灵敏的,在这样的性命攸关的问题上,绝对不会犯错,更不可能开后门。
如果徐兴夏顶不住压力,被迫将那些来投靠的军户交出去,其他的军户,就肯定不敢过来了。这对于他的名声来说,也是很大的打击。要将信任建立起来,十分的困难,但是,要将信任毁掉,却十分的容易。只要你毁诺一次,别人就不可能相信你了。
徐兴夏果断的拍板,沉声说道:“只要他们愿意回来,我们就招收!余镇抚,将他们都登记到镇朔堡千户所的黄册里!以后,他们就是镇朔堡千户所的人了!无论来多少,我们都招收多少!告诉大家,统一口径,有关招收逃亡军户的事情,都由我徐兴夏本人亲自回应。其他的任何人都不可可以回应!即使回应,也不算数!”
对于上头的反应,徐兴夏也是很清楚的。没有哪个上头,会放手让自己发展,他们肯定会给予自己限制的。但是,上头的限制是一回事,他是否遵守,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果大家都循规蹈矩的,不敢越雷池一步,那什么事情都不用干了!还指望我给你上缴五十万石粮食?做梦吧!一粒都没有!
麻痹的,你想要我每年上缴五十万石的粮食,就不能给我设置障碍。你给我设置障碍,我就在这五十万石粮食上打折扣。你限制得越厉害,我打折扣也越厉害!想要给我派遣顶头上司?别作梦了!哪个文官敢骑在我的头上作威作福,我一定叫他好看!
“那……没有问题了。”陈登隆如释重负的说道。有徐兴夏的这句话,兵员的问题,基本上就解决了。耕种田地的劳动力,也基本解决了。他们只需要不断的招收并安顿逃亡过来的军户就行了,剩下的事情,都交给徐兴夏自己去处理。
俗话说,如果有头发的话,谁想做癞子?逃亡的军户,不是没办法吗?既然镇朔堡给了他们机会,他们肯定会抓住的!估计,在未来的三五年时间里,都会有大量的逃亡军户,纷纷涌入镇朔堡千户所的地盘了,将这片荒芜的土地,逐渐的变得繁荣起来。
有充足的人口,有充足的劳动力,有充足的兵源,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届时,三关修建完毕,黑山营、镇朔堡、威镇堡三个据点之间,就会成为一片封闭的独立的区域。外面的敌人,无论是要南下北上,东进西进,都将受到强有力的阻拦。
当然,要接纳到大量的逃亡军户,镇朔堡自身,也要做好必要的准备。首要的准备,就是粮食。那些军户逃亡过来的时候,肯定是没有粮食的。他们必须到农庄又或者是其他工场做工,以此换取口粮。白衣军必须有足够的粮食,才能保证供应。
徐兴夏谨慎的问道:“目前的粮食存量还有多少?”
陈登隆很乐观的回答:“还有大约三万五千八百六十石。”
徐兴夏沉吟片刻,稳重的说道:“继续买,能买多少是多少。”
陈登隆有点担心的说道:“千户大人,由于我们持续大批量的购买粮食,宁夏镇的粮食价格有点上涨了。以前,一石粗粮只要一两二钱银子,现在,都涨到一两三钱了。如果我们继续大量购买的话,价格还有可能上涨……”
徐兴夏随口说道:“没事,你去找胡商素木普日,就说是我徐兴夏找他买粮,请他通融通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