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0)
大明水师原来的战舰,在抗日援朝战斗结束以后,就被分解成了四部分。一部分是天津水师,一部分是登州水师,一部分是福建水师,一部分是广东水师。现在,天津水师和登州水师的战舰,都掌握在白衣军的手里。两大水师的战舰加起来,大约有十艘左右。但是,徐兴夏的意思,却是根本不准备使用原来的战舰。他准备将这些福船,都全部拆掉武器装备,然后卖给民间当运输舰使用。
天津水师和登州水师,全部战舰都被封存,全部官兵都被解散。他们想要参加白衣军海军的唯一途径,就是参加白衣军海军组织的考核。不管你原来是什么职位,什么来历,在白衣军海军的面前,你都是一张纸。如果考核不及格,什么都是白搭。
要建设海军,首先就是要造船。偏偏这是徐兴夏目前最棘手的问题。不是因为没有钱,也不是因为没有造船厂,更不是因为没有熟练的技术工人,而是因为没有徐兴夏满意的战斗舰只。他将明朝的所有战舰,都抽空考察了一遍,最后的结果,是大摇其头,很不满意。坦白说,他很不喜欢大明水师的所有战舰。
后世有很多帖子,说一号福船吃水两丈云云,由此推断出,福船的排水量在四五千吨以上。更有人因此推断出宝船的排水量在万吨以上。其实,这都是瞎扯。古人的记载,只要是用到数字的地方,都不可信。你要是不假思索的相信古人的数字,绝对是脑残中的脑残。
排水量两丈,那就是六米多了。这是什么概念呢?后世俄罗斯海军的现代级驱逐舰,标准排水量6500吨,满载排水量接近8000吨,吃水深度也只有6米左右。而我国国产的“深圳”号驱逐舰,是全钢铁导弹驱逐舰,身形非常的细长,舰长153米,舰宽16.5米,排水量超过五千吨,吃水深度也不过是六米而已。
须知道,这些都是纯粹的钢铁战舰啊,和木头做成的战舰,根本无法相比的。同样是吃水六米,木头做成的战舰,在体型上至少要比钢铁战舰宽大好几倍。否则,怎么可能达到如此惊人的排水量?五六千吨的木头码在一起,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另外,由于福船和宝船都是平底船,海水产生的浮力大,想要达到吃水六米的深度,在排水量上,至少应该是现代钢铁战舰的三四倍以上。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随便一艘福船和宝船,都是排水量万吨以上的木制战舰了。
须知道,后世美帝的尼米兹级航母的吃水深度,也只有11米左右而已。那可是排水量十万吨以上的超级巨无霸啊,十二级台风都扫不动的。考虑到木头和钢铁的比重,吃水6米左右的木质战舰,排水量估计应该和尼米兹级航母差不多了。
……
当然,大明水师原来的造船,也并非一无是处。徐兴夏相信,最大号的宝船,排水量应该是在千吨以上的。明初的时候就能制造排水量如此巨大的战舰,说明明王朝的造船工艺,还是相当先进的。有如此坚实的基础在,他要建造更大型的战舰,应该会事半功倍的。
只可惜,令人遗憾的是,大部分的造船资料,都在实行靖海政策的时候遗失了,现在要一下子找出来,那是相当的困难。在白衣军攻克了北京城以后,徐兴夏立刻派人,到处寻找有关造船的资料。结果,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根据目前汇总的情报,大部分的造船资料,都已经被彻底的焚毁,只怕是找不回来了。
事实上,就算将这些资料都全部找出来,徐兴夏也不会很满意的。因为,他始终觉得,大明水师原来的各种战船,真的已经不适合时代的需要。郑和下西洋的时候,那些战舰或许还凑合。但是,两百年的时间过去,不得不说,这些战船,真的有点落伍了。
原因其实很简单。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整个东亚地区,乃至是整个亚洲地区,整个世界,都没有可以抗衡明王朝的海上力量存在。郑和的舰队,无论到达哪里,都不会受到强有力的挑战。可是,两百年后,大航海时代兴起,西洋列强的到来,让郑和舰队黯然失色。在这个海上烽烟四起的年代,明王朝被人远远的甩开了。
从政治的角度来说,明王朝的靖海政策,让自己吃尽了苦头,白白的放弃了大航海时代的大好机会。如果明王朝积极的参与大航海,以明王朝的国力,一定可以抢在别人的面前,将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都变成自己的殖民地。打造一个东方的日不落帝国,根本不是什么难事。只可惜,时机一旦错过,就永远的失去了。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大明水师原来的战船,都是平底船。包括福船和宝船在内,都是清一色的平底船。平底船的航行稳定,有利于运输,有利于抗风浪,却不利于战斗。平底船的最大弊端,就是机动性很差,操作的灵活性太低,显得缓慢,笨重。在激烈的海战中,如果没有机动性,那根本就是挨打的靶子,自己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