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和氏壁(2 / 2)

极品鉴定师 小小青蛇 1279 字 5个月前

次日早上,那位小许的年轻人就过来了,十分老实的样子,初开始看不出来机灵,不过当工作真正开展以后,骆天就发现这年轻人的样子虽然笨拙,可是脑子反应很快,对于古玩的基本知识也很过硬,善于揣磨人的心思。

骆天与黄立德先要列出一长串历史上下落成疑的宝物,这首当其冲的,两人很有默契地同时写出来了——隋侯珠。

黄立德哈哈大笑:“不错,看来我们俩的默契程度还可以。”

隋侯珠的来历也非常有传奇色彩,相传,有一次,隋侯出行,在山道中遇到一条大蛇,艰难蠕动。上前一看,原来蛇身被人砍伤,几乎断截,血流如注。隋侯顿生恻隐之心,即下马取出随身所带药物,为蛇止血,于创口处敷药,包扎好。看着蛇慢慢爬入草丛中,隋侯方才放心离去。原来蛇也通人性,一年后,蛇衔明珠来报答隋侯,这就是“隋侯珠”。

“隋侯珠后来随着随国的灭亡落入楚王之手,这在《刘向新序》中有记载。公元前350年左右,楚宣王得知秦派使者观看楚国的宝器,便召令尹子西问道:‘秦欲观楚之宝器,吾和氏之璧、隋侯之珠,可以示诸?’由此可见隋侯珠流落楚国。”骆天说道。

黄立德接道:“楚国被秦朝灭了之后,隋侯珠落到了秦始皇的手中,李斯的《谏逐客书》里可以证实这一点,裏面提到过‘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隋、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这裏面的隋、和就是指的隋侯珠和和氏壁,刘邦灭秦后,和氏璧成了汉诸帝王的汉传国玺。此后历时1600年,经历100多位帝王之手。可隋侯珠从秦始皇以后便无下文。”

小许听的时候就快速地进行录入,手法相当快,“现在最多的说法就是隋侯珠被秦始皇拿去陪葬了,至于真相如何,如今这秦始皇的陵墓已经被全面打开了,可是并没有听说有找到隋侯珠。”

“嗯,没错,慈禧曾经将夜明珠含于口中以防尸身腐坏,秦陵的事情我还有一些印象,大家都对秦始皇的尸身是否完整保存下来十分感兴趣,毕竟,单从遗体保护的技术而言的话,西汉女尸都能够很好地保存下来了,秦代的技术应该也所差不大,问题是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而且更糟的是正值酷暑时节,未运多远,便发出了熏人的腥味,为了防止腥味扩散,走漏风声,赵高、胡亥立即派人从河中捞了一筐筐鲍鱼,将鲍鱼与‘尸体’放在一起以乱其臭。这样,经过50余天的长途颠簸,九月,尸骨终于运回咸阳发丧。秦始皇由死到下葬间隔近两个月。”

“根据当代遗体保护经验,一般遗体保护须在死者死后即刻着手处理。如若稍有延误,尸体本身已开始变化,恐怕再先进的技术也无能为力。秦始皇遗体途中就开始腐败,尸体运回咸阳等不到处理恐怕早已面目全非了。据此推测秦始皇遗体保存完好的可能性很小。”黄立德说道:“现在秦陵一直没有打开,这隋侯珠究竟在不在裏面,一切就不得而知了。”

这秦陵发现也有些年日了,可是一直没有打开,无非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没有找到入口,第二个原因就是在秦陵的周围有大量的水银池,不是池子,是形同江河的程度,再加上裏面的机关,很难启开,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已开掘的兵马俑,严重氧化掉色,专家们一致认为冒然打开秦陵,裏面的文物会像兵马俑一样,结果这秦陵就近在眼前,却摸不得,碰不得,这隋侯珠在不在裏面,天知道啊。

“这排在第二的肯定就是和氏壁了。”骆天说道。

“是啊,这是两大并列的奇宝,都神秘地消失在历史之中,这和氏壁来源于卞和献宝的故事,楚国人卞和从荆山得到玉石一块,把它先后献给了厉王和武王,却不幸被冠以欺骗君主的罪名,砍去了双脚。卞和怀抱玉石,彻夜痛哭。文王即位后听说了这件事,派人把玉石取来,并将其剖开,果然得到了无瑕美玉,卞和的罪名才得以昭雪,而那块美玉也被命名为和氏璧,从楚文王到楚宣王的四百年间,和氏壁一直存于楚国王室,到了楚威王的时候,在一次嘉奖相国昭和灭越败魏有功,所以赏赐给了相国,相国举行宴会,大家都争相要观看和氏壁,结果宴会结束之后,和氏壁就不见了!”黄立德摇摇头:“看来这小偷的职业是自古都有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