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查清尸源,解剖的第一步便是从尸体上找寻能查清死者身份的相关信息。最为直观的就是性别、身高、年龄、胖瘦、头发长度、胎记、手术伤疤等,这些信息,都是日后筛查失踪人口的重要依据。
和一般浮尸案相比,本案还有它的特殊性——尸体头部缺失,这意味着本来很直观的信息,需要利用相对复杂的方法去判断。
比如身高,一般浮尸,我们只要一拉皮尺,数据便一目了然;而本案就必须测量前臂、小腿、脚掌等数值,然后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如此费事得出的结果还会存在一些误差。再比如年龄,本案也只能通过人体骨骼的发育程度去判断。
尸表检验进行了约1个小时,期间叶茜和徐大队也马不停蹄地赶到了解剖室。
经过计算,明哥给出了初步结论:“死者为男性,25岁上下,身高一米七五,中等身材,推算生前体重约为130斤,左胸附近有4处锐器贯穿伤,其中2刀扎在心脏位置,死亡原因是血液流入心包,使心脏无法舒张,导致心脏骤停。作案手法是杀人后抛尸。”
老贤记录完毕,明哥又把视线转移到了死者断裂的颈部:“颈椎整体分离,无切割痕迹,边缘肌肉组织呈撕裂状,死者头部曾受到过巨大的牵引力。”
要说碎尸案我们科室也勘查过不少,分尸割头的方式也很常见。假如嫌疑人是用刀斧砍切,势必会在颈椎骨上留下锐器痕迹,而不是明哥所说的整体分离。整体分离说得简单一点儿,就是颈椎骨面之间没有发生损伤,断裂的只是连接两个骨面的结缔组织。古代的酷刑“车裂”倒是可以造成整体分离的情况。
“嫌疑人究竟使用了什么变态的方法,把死者的整个头都拽了下来?”我实在百思不得其解。
明哥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用解剖刀划开了死者的胸腔:“看来我推断的没错,所有内脏器官均有出血现象,说明死者落水时,胸腔受到了挤压,通常只有快速沉尸于水域较深的地方,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根据压强差造成的内脏出血分析,沉尸水域最少深50米。”
说完,明哥将死者翻转过来,尸体背部那一条条线状伤痕十分扎眼。明哥说道:“这些是尸体快速移动所形成的擦划伤,嫌疑人抛尸时应该是用一条绳索,一头拴着死者颈部,另外一头捆绑重物,重物在落水的过程中,带动尸体快速位移,由此在尸体背部留下大量擦划伤。
“尸体头部在落水的过程中,受到巨大牵引力,从而使得颈椎骨整体分离。这个时候,尸体腐败还没有开始,死者的头部与身体可能还连着皮肉,随着尸体腐败逐渐加剧,皮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分解,当分解到达一定程度时,河底暗流最终会把整个头部从尸体上撕下来。”
明哥接着说:“此过程中,我们需要分析几个问题。泗水河底部呈倒三角形结构,只有中心位置深度最深。死者内脏在下沉的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强,由此可判,嫌疑人沉尸的位置必定在河中心附近。
“那么我们接下来就要分析嫌疑人是如何到达河中心位置的。
“按正常人的理解,他要么是驾船,要么就是借助地理优势。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情况,驾船抛尸。尸体后背有大面积的擦划伤,说明在抛尸时,尸体曾有一段快速位移的过程,这种情况在拥挤的小型船中无法实现,只有那种带有甲板的大型船才符合条件。但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死者背部的擦划伤面积大、伤痕纹路杂乱,说明死者在入水时背部的接触面坑洼不平,如此一来,光滑平整的甲板也不符合条件。那么,嫌疑人驾船抛尸便可排除。
“接着再来看第二种情况,借助地理优势抛尸。泗水河两岸均是平原,要想步行至中心位置只有一种可能——走桥。如今新桥都有护栏,尸体无法位移,不具备抛尸条件,所以我推测,嫌疑人的抛尸地点应该是在一座没有护栏的石桥上。”明哥说着,抬头看了一眼准备抬笔的叶茜,“先不着急记录,我经常外出钓鱼,这泗水河上游废弃的古石桥不在少数,光知道这一点,排查起来难度依旧很大,等尸检结束,再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好的冷主任。”叶茜放下笔,很自觉地站在了我的身后。
喜欢九滴水·尸案调查科系列(全7册)请大家收藏:()九滴水·尸案调查科系列(全7册)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