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赵琪的开端,接下来大家肯定会陆续结婚。
下一个是谁?
我?师弟?刘磊?还是白磊?或者雷杰?
亦或者五霸当中的班长?余平?
我和廖盈,是否能够真正的步入婚姻的殿堂?
她是否愿意跟着我一起奋斗?努力几年,慢慢买房买车,结婚生子?
管他呢!想这么多干啥!茄子结婚,可是高兴的事儿,不能瞎想,影响自己的心情!
以后的事情,就留待以后去考证吧!
我们这边办婚礼一般就是头天晚上,吃上一顿,这顿被叫做花夜。次日中午,吃上一顿,这顿被称为正席。
一般远一些的亲戚或者朋友,会在花夜和正席中,选择一次,因为上班的原因,两顿一起吃的概率很小。
除非是那种很大的节假日,比如劳动节国庆节什么的。
邻居呀,附近的朋友啊就不影响。
如果是在家里办的话,头天中午就会请帮忙的邻居吃上一顿,加上第二天早上和晚上,总共能吃上五顿呢!
周六起了个大早,收拾好东西。赶回家去......
到家已是临近中午,今天就暂且调整休息一下,花夜,就先不去了。
我们这边把结婚的头天晚上叫做花夜,花夜的标准和酒席是一样的。
包括菜品烟酒糖果,都是按照正席的标准来制定的,为的就是满足那些第二天中午来不了的亲戚朋友。
当然,附近的朋友啊,邻居之类的就是享受的两顿的待遇。
花夜当天晚上会放一些烟花之类的。
让婚礼的气氛提前热闹起来。
这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风俗。
只要结婚,无论家里贫穷与富贵。都要燃放烟花,无非就是烟花的多少而已。
正看着电视呢,爷爷突然问道:“赵琪都要结婚啦?他多大呀?”
“八九年的。比我大两个月。”
“这么早就结婚了,他女子是哪里的呀?(所谓的女子,就是老婆)”
“也是我同学,初中的同学。叫龙玲,她们家就住在龙家石灰桥那里。她爷爷在白马的街上开了个花圈店。就在那个老街桥头过去,卖鱼的旁边那家。”
“哦,龙家石灰桥啊,开花圈店的......我知道那家!她们爷爷排行老三,老大老二前些年已经去世了,还有个老四活起的。”爷爷居然认识!这么远哎~真的是厉害!
“哦,她们家在还没下龙家石灰桥的右边那个林子里,挨着我们四姑婆家的。”
“嗯,那个大门朝马路边,门的两边贴了红色瓷砖那家吧?”爷爷的回答,再次震惊了我,这记忆力,这定位能力,真的是让我望尘莫及。
对的,就是那边,我们初中的同学。(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