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老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林大亮终于明白了什么叫福祸相依——逆境中的机遇,竟然被他抓到了。
也许是自己和二叔的那顿酒让他找回了初心,也许是自己在父亲坟头的祭拜起了作用,工地上的一场麻烦事,竟然被他变成了机遇。
这两年,关于“瘦身钢筋”的问题屡屡被曝,开发商或施工方为了压缩建设成本,将正常的钢筋拉长之后再用于楼盘的建设,可谓丧尽天良。
有些时候,各部门狡辩拖延,不了了之,闹大了,就是停工整顿,行业洗牌。
其实这次“瘦身钢筋”事件,原本和林大亮关系不大。因为林格公司的主场并不在这里,所以这次他们只是下面的一个分包,承包了一小部分的混凝土作业。
如今工程停工,工地整顿,对他们影响也不大,大不了赔上些工钱,撤走队伍就行了。
不过,相对于其它单位的推诿扯皮,大亮倒是积极配合,热心协调。他在工程上本就经验丰富,八面玲珑,很快就在各部门里混了个脸熟。
人们这才发现,林格公司竟然是这么有实力、有诚信的单位……
当然,光哥在这里树大根深,虽然如今他的主场也不在这里,但也是有些人脉的。
于是,当行业整顿、重新洗牌的时候,林格公司就这么冲了进来。
虽说这两个城区项目停工了,不过其他项目还是可以开展的。
这不,关于旧城改造的车站改建外迁项目,有人就大力举荐了林大亮。
这一下,林大亮也不急着回去了。反正南方的几个项目有强子坐镇,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倒是这里刚刚开始,需要自己多花费些精力来打开局面。
很快,秦晓兰也过来了。
毕竟,她是光哥的表妹,这边的一些人际关系还是需要她来疏通打理。而且,依据这边的项目规模,在这里成立一个办事处也很有必要。
当然,林大亮对这个项目如此上心,还有一个原因——青月制衣厂。
原来,根据城郊规划,青月制衣厂这次也在搬迁之列。
尽管不想再和青青有所牵扯,但是青月制衣厂是柳家的根本,也是师傅多年的心血,所以大亮还是在第一时间去了柳家。
关于搬迁这件事,青青早有耳闻,不过没想到这项工程竟然是大亮主导,青青有些哭笑不得。
其实,这已经不是青月第一次搬厂了,早在五年前,青青和大亮离婚后不久,他们就搬过一次。
在青月成立之初,柳丰贤找到了当时城郊的两层厂房,几年后那里已经寸土寸金,于是,青青把厂子搬到了更偏远的城郊。
可如今随着城市发展,环境政策等要求,他们这里又被划在了规划之列,这让柳青青有些头大。
说实话,大风大浪见的多了,但是来回搬迁、居无定所却让她疲惫不堪。
搬次家,起码花去二十万的费用。
绣花机、平车、四线、裁床、布料……这些动辄上万的服装加工设备,个头大,不好搬,有些设备很是娇贵,搬迁过程中磕磕碰碰,可能就此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