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能做的只是长途跋涉的归真返璞。”
方远留下的信很长,多是一些感悟之语,丝毫没有提及他的病情和去处,倒是在结尾引用的这句话,让小月一下子明白了他的选择。
这是作家木心的诗句,这个流浪了大半生的大师,也是方远很喜欢的一位诗人。
在小月看来,方远敏感孤傲,是个诗人,更是个孩子。
很多时候,他像一只作茧自缚的秋蛾,没有雪松的坚挺,也没有柳絮的轻盈……
如今他的身体有恙,两人又是离婚的状态,他一定觉得自己无用,拖累了她,又要一走了之……
一直以来,方远对情、对事都很放不开,他以才立世,以情处世,却始终无法把感情放在理智的下面,以至一直把自己困锁在愁苦的枯井里。
自古文人多贫病,如今的方远,如同一个在凄风苦雨中踽踽独行的孩子,形单影只的流离在红尘俗世之中,茫茫然不知所往……
繁华人世间,他看到的不是春色万千,而是满目凄凉。他的心就像一片沙漠,总是不经意间扬起漫天黄沙,遮蔽了双眼……
对待母亲,他追求生命中最纯粹的至情至孝,却无法摆脱现实的束缚……
也正是理想和现实的冲突,让他将自己分成两半,一半留给现实,一半留给理想,而这样一分为二的生活,带来的是内心的苦闷与煎熬。
这两年,他在现实的夹缝里求理想,撕裂了自己,却始终无法真正拥有理想的世界。
当然,他有他的纯粹,有他的坚守,有他的选择和自由……
小月知道,方远这一生,离不开笔墨,也断不了红尘。
所以,对于方远的不辞而别,小月没有再强求,甚至连电话都没有追打一个。
她只是盯着电脑怅然良久,最后发了一句话给方远,算是告别,也是祝福。
“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这同样是木心的一句话。
关上了电脑,小月默默的收拾着屋子,默默的把孩子们穿起来,默默的送去学校……
直到黄昏时分,小月去接孩子们放学,琳琳不上车,一个劲儿的哭闹着要找爸爸的时候,小月才轰然崩溃,忍不住吼了孩子两句。
两个孩子在后座哇哇哭着,小月在驾驶室默默流泪……
原以为坚不可摧的自己,崩溃就在一瞬间。
而这看似突如其来的崩溃和情绪,不过是积攒了太久的委屈和压力……
在小月看来,方远的身体不会有大问题,因为他底子好,最近这段时间恢复的也不错,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痊愈是早晚的问题。
现在,他去追求他的理想和自由,而生活的一地狼藉,终究留下她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