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金陵的藏书界,林逸是真心不懂,除了听说过那位大名鼎鼎的“陆三爷”之外,他一概不知。
烟斗老人似乎看出来林逸的“懵懂”,心中不禁好笑,就是这样一个连金陵藏书形势都不懂的后生,竟然震动了整个金陵,如此初生牛犊,让那些大老虎们情何以堪。
收拾心情,烟斗老人继续告诉林逸,那位满头银发的师爷名叫杜思林,本是金陵古籍书店的经理。十几年前,全国古籍书店经理在京开办古书业务培训班,那时稍有名气的古籍鉴藏人士都在此学习。
那场培训对中国古旧书业系统影响较大,被业内人士称为古书界的黄埔一期,可惜后来没有接着办下去。
烟斗老人告诉林逸说,这位张四爷志存高远,从各地网罗人才,这位杜经理就是张四爷花重金网罗来的行家里手,对于古籍的鉴别,收藏,以及市场走向和价值,全都了如指掌,可以说是师爷中的师爷。
张四爷招揽人才,大撒资金,准备广收古书,然后在金陵建中国最大的私人藏书楼。他在拍卖会上买书,只是拾遗补缺,他真正的大手笔,是包下了几家古籍书店的全部库存。
听烟斗老人这么一说,林逸不禁一怔,看起来这金陵真的是藏龙卧虎,并且古书界这个江湖更是诡谲壮阔,单看这位张四爷,已经够厉害了,何况还有那位名气最大的陆三爷。
眼看林逸发呆,走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烟斗老人就笑笑说:“怎么样,是不是感觉这位张四爷很厉害?”
林逸点点头,“是的,可以说是我遇到的第一位重量级的大藏家。”不过马上林逸又问道,“看老先生您对这位张四爷如此熟悉,甚至可以说知根知底,难道您老也是古书界中人?”
烟斗老人就取下咬着的烟斗,轻轻地在座椅的扶手上磕了磕,说道:“说了你或许不信,其实我入手古书要比那姓张的早的多,当初他刚进入古书界,很多人以为又杀进来一只猛虎,可是在我看来,他也就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再厉害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可是现在想想,我还是低估了他,就他刚才这个团队,却能在古书界从南打到北,我走到哪里,都能听见人们在谈论他,看来不是古书圈子太小了,就是他的影响力太大了。好在我也算是古书界的老江湖,已经看惯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鳄进出;并且我一直相信一点,别给我机会,否则我一定将其拿下。”
不知为何,林逸从烟斗老人这段话中,竟然隐约听出一股冲天的霸气来,此时此刻,林逸方才觉得,眼前这人,绝不简单。
“此后几年,我在拍场中时常遇见这位张老板,我把他视为对手,从来没跟他打过招呼,他也仍然以自己独特的参拍方式,不管不顾地买着书。然而,到了2004年,这支着名的部队突然消失了。记得清楚,那年有一场佳士得拍卖,有几件我欲得之书,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要跟这位张老板搏上一搏。然而,这种斗志到了现场却变成无的之矢,他们没出现,这个结果真是让我喜欢让我忧。那场拍卖,我痛快地拿下了自己全部的欲得之书。”
“拍卖结束后,我好奇心顿起,去找人打探小道消息。方才知道前几天这位张老板出去收书,半路出了车祸,断了几根肋骨,正在医院进行治疗。我觉得自己对古书已经足够痴迷,但还从没有开车出门一个月,四处去收古书。这样想来,这位张老板倒也是个人物,对古书之爱,远在他人之上。”
说到这裏,烟斗老人拿眼看着林逸,嘴角露出一抹很奇怪的笑意,对林逸说:“你可知道我为什么要对你说这么多吗?”
林逸摇摇头,“不知道,不过我知道你这样做,一定有你的目的。”
烟斗老人点点头,说:“目的很简单,你自问比起这位张老板张四爷如何?”
林逸思忖了一下,摇头道:“无论是财力还是实力,以及对古书的热爱,他都是一个很厉害的前辈,我不如也。”
烟斗老人:“那你可知道在金陵古书界实际上有四大藏家,分别是‘陆张冯丁’?”
林逸点点头,“略有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