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见风使舵(1 / 2)

纪元崛起 半只青蛙 1106 字 4个月前

这十多年的太平日子,李鸿章很清楚自己手下的淮军是什么德性。

淮军战斗力最强的时间,是双方议和前后的那段日子。当时的王雷以血腥的手段大搞暴力土改,杀士绅杀豪强杀得人头滚滚,也杀得山东,河南一线的士绅阶级人心惶惶。加上当地捻军肆虐,地主豪强们为求自保纷纷组织团练,加入淮军,朝廷征饷征银时,也大方了不少。结果和谈成功,捻军在随后的两年裡覆灭后,接下来的时光一片太平,淮军的日子过得舒爽得不得了。

所谓好了伤疤忘了痛,当年为对抗复兴军而扩编的淮军在这近十年的好日子里,硬是被养懒养废了。而南边的复兴军这十年来极老实,严守边界从不越界,更还主动地和淮军接触,各种做生意,搞走私(全是嘲风执行),好处一起享受,大家一块发财,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挖满清的税收财路墙角挖得不亦乐乎。

李鸿章不是不知道手下这帮人十年来暗中和短毛乱贼们各种勾搭走私做生意,但是他没法阻止也不可能阻止——能阻止手下军队私下走私发财胡为的,只有现代国家制度下才有可能,在清廷这松散的政权组织下,李鸿章也不过是淮军各个小兵头认同的首领而已。他若是阻止别人发财,这个“淮军之首”也就当到头了。

官军和乱匪互相勾结,一起发财的后果,就是淮军这十年休养下来,整个军官阶层是废了一大片,战力堪忧。更要命的是,旧时代的军队,应付突发事变时的动员速度是渣到极点,此战完全是太后听了洋人的鼓动,拍脑门直接发动的。

事起突然,事先前毫无准备,淮军上下全处于半放羊状态,大量的将领军官都不在驻地,聚集起来需要时间。而短发乱贼们不同,按左宗棠的说法,这种局面根本是对手有意造成的。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有洋人相助,却按着对方的节奏开战,这不是摆明了要主动往陷阱里跳吗?

然而无论李鸿章如何不愿意向复兴军开战,拖到第五天时,他终于还是抵不过这五天间不断从京城发来的电报和压力,这些电报中,妖后各种话几乎都说尽了,有言辞剧烈、有晓之情理,有威胁削李鸿章官爵,将他贬为平民的。李鸿章终于是被逼无奈,他知道再不发兵,恐怕妖后会亲自驾临前线,将他废掉——这时他也不得不开战了,在安徽和湖南一线,复兴军正藉着长江水道,对楚军全部开战。开战第一天就以“斩首”战术,直取楚军总部,楚军两大巨头,左宗棠和张之洞生死不明。而群龙无首的楚军在复兴军的突袭下,更是全面溃败,损失极惨重。由于电报被切断,楚军现状,是全面失联,汉口失守的消息,还是英吉利人绞尽脑汁帮着传出来的。

——李鸿章以带兵多年的老到眼光,一眼就看出,肯定是朝廷内部有人和短毛贼们暗通款曲。朝廷这儿才刚刚定下对复兴军开战的策略,他李鸿章才刚刚收到朝廷秘电,这边复兴军的短毛贼们就卡在这个时间点突然动手。

他相信这绝对不是什么意外巧合,而是对方精心准备的结果。

他又想起了十多年前,天京城外在当时那个连二十岁都不到的年青人手下吃亏,断送大好局面的场景。当时的他就如此可怕,事隔十余年后,他手中的实力远胜当初,清廷和复兴军的实力对比更在十余年的“种田”长跑中逆转……

李鸿章若是知道前线的楚军在复兴军的全面猛攻下这时已全线溃败,不成建制的话,他肯定是说什么都不会出兵的。只可惜的是,短毛们封锁有线电报,而这个时期的通讯技术又十分地落后,这个情报上交流的时间差,造成了极严重的后果。

第四天下午,李鸿章集结淮军精锐,带着英人派来的二百雇佣兵,举行誓师大会。

“将我军就要南下进攻的电报传达给太后,让她老人家先安好心。”

誓师大会刚结束,李鸿章就派手下去传电报。

“是。”负责此事的官员连忙赶到电报室,刚进电报室,他就毫无顾忌的道:“快将这份电报发往天京。”

电报室内的年轻人们,听到这话,竟然没有丝毫意外,似乎以前,这样的事情早已发生过无数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