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养寇自重?(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就在侯家庄盼星星盼月亮两天后,叶宰率领京营主力来到距侯家庄东六十里的地方。

此时太阳快要落山,王朴请示过叶宰和商辅明,然后便安排扎营。

其实天色尚早,应该还可以往前再蹭个一二十里。不过,侯家庄的情报一天前已送达神机营,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必要再压榨士兵体力,否则闹起哗变来,第一个受罪的就是带兵的人。

要知道在古代,如何将士兵合理的运送到战场,历来都是一大难题。

孙子对此有个精彩的总结“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当然,孙子的意思包含敌我两方面。

敌方不用多说,以逸待劳而已。

只说行军的一方。古代30里设一驿,正常行军一日两驿,也即士兵步行每日极限为60里(以正常天气计)。一天走100里的军队已是强弩之末,没法打仗,即使打仗也大概率兵败。

所以,后世的淞泸战役,川军的千里奔袭才能震惊世人!

37年9月,第一批出川的部队徒步从四川和贵州出发,于10月上旬到达上海,两千多公里路除了生病竟无一人掉队,而且立马投入到战场当中。

他们与此时的大明军队有何不同?

都是旧式的军队,川兵甚至更弱,不但装备不行还有个“双枪将”的浑号。

但他们就是做到了!

如果非要找出川军比大明军队强的地方,那就只能是“精神”。

彼时民族主义兴起,国人脑子里已经有了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并不会因为打得不是自己就坐山观虎斗,而是会深感切肤之痛,人人心中都存有一个信念:绝不能亡国亡种!

这个精神大明没有,我大清也没有。

栗如,大明北方打得一团糟,都踏马亡国了南方照旧纸醉金迷;再栗如甲午海战,那是你北洋的事关老子屁事,不但东南互保袖手旁观,朝堂上还有大量拖后腿的人。

试问,如何不亡国?

傍晚,叶宰刚刚陪着王紫玉、山竹吃完晚饭,石猛悄声进来禀报“王晓求见”。

“哦,叫他进来。”

王紫玉非常晓事,当即起身也不收拾碗筷,招呼山竹退了出去。

不一会儿,石猛撩开帐帘,王晓幽灵似地闪身进来。

叶宰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径直问道:“怎么样?”

王晓固执地行了礼,这才开始介绍情况。

叶宰吩咐侦辑队必须打探出的“闯将”李自成找到了,此人带领5000来人窝在鄣德府最南边白鹿山附近,下一步的动向极有可能是南下卫辉府。

只是,南下之前有个前提,必须打败卡在白鹿山的邓玘残兵。

叶宰眼睛一亮,问道:“我们的人做到他军中哪一级了?”

王晓咂咂嘴,遗憾道:“李自成手下有牛金星、李岩、宋献策等人,小七虽然颇受重用,但比起以上几人还是差得太远,许多重大事务根本不召他参与。”

“小七怎么说也是秀才,虽说比不过牛金星、李岩两个举人,总比宋献策这个骗子好吧?唔……说来说去还是个感情问题,毕竟小七是新加入的。”

“是,抚台明鉴。”

“那就让他立个大功!你暗中通知小七,就说我会调动邓玘北上保卫安阳。让小七抓住时机,建议李自成过白鹿山。”

“抚台,你要放虎归山?朝廷那边如何交待?”

“交待什么交待!安阳的赵王一天催八百遍去救他,兵部也来过几封公函叫救援安阳。我这不正是听他们的吗?”

“可明明抚台离安阳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