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深眼项目,我就必须给你说一下整个星风计划。”米斯特说。
“那就说吧,我洗耳恭听。”秦飞看了看表:“现在时间很多,看来图像分析那边没有什么进展,我们的其他安排必须往后推一推,等找到敌人再说,如今我们就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里失去了夜视仪,连对手躲在哪,是谁?我们都一无所知。”
“好吧,那我就来给你解释一下整个星风计划。”
米斯特开始滔滔不绝为秦飞解释起了整个星风计划的来龙去脉。
“星风计划”是一个庞大的监视计划,范围不但包括USA本土,也包括了世界上所有他们手能伸到的地方,所利用的手段包括USA的所有高科技公司,甚至他们的高科技通讯产品之类。
关于这个计划最早曝光很多人以为是针对“9.11”后启动的反恐战争,实际上,这个计划的雏形早在冷战时期就已经存在,只不过借助着反恐的名义被扩大而已。
举个例子,在当年冷战时期,为了和前苏联对抗,USA的情报部门利用电讯设备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参与的建设项目,在每一个电话程控箱里都设置了一种奇怪的通讯设备,这种设备能够记录下通过这个设备转接的电话来往记录,而驻守在当地的特工则可以定期化妆成当地电信公司的维修工,到那些箱子里取会自己想要的东西。
除此之外,这种由USA制造的设备还有一个用处,就是每当潜入在当地的特工在身份暴露之后陷入无处可去无通讯设备可用的时候,可以直接到装有这些设备的程控箱里,通过接驳特定的线路敲出一串莫斯代码,即可将求救信息送回到CIA的总部,让总部派人过来进行救援。
这种箱子在前苏联倒台之后一直还在工作,近年来甚至还有一些曾经为CIA服务的线人透过这些古老的设备向CIA发送一些情报,当然,这已经很少了,毕竟现在先进的通讯设备比比皆是。
这些,就是整个“星风计划”的原形。
只不过是在“9.11”之后,每高层问及情报部门有什么办法可以控制KB袭击的时候,NSA和CIA的人便将整个古老的计划做冷饭翻炒了一遍,加入了新的元素送到了总统的办公桌上。
“星风计划”中除了被CIA情报分析员爱德华·斯诺登揭露的“棱镜”项目以外,其他三大项目的监听范围也已辐射至现代交流通讯工具。
其中包括以电话监听为主的“主干道”项目以及以互联网监视为主的“码头”项目。两者皆依赖于对“元数据”信息的处理。
而所谓“元数据”,能精确揭示通讯的时间、地点、所用设备以及参与者,但通讯的内容并不在监听范围内。
“主干道”和“码头”项目分别对通信和互联网上数以亿兆计的“元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在对电话和互联网监视的语义下,元数据主要指通话或通信的时间、地点、使用设备、参与者等,不包括电话或邮件等的内容。)
2013年6月,斯诺登向大英帝国的《衞报》提供的一份绝密USA法庭命令显示,NSA(国土安全局)通过USA国内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威瑞森(Verizon)收集数百万美国客户的电话记录,包括美国国内的电话和由国内打往外国的电话。威瑞森公司就是“主干道”项目的一个原始情报信息提供者。
而其中的“核子”项目则与“主干道”和“码头”项目不同。“核子”项目监听的范围并没有前两者那样广泛,但主要聚焦于内容信息的获取。“核子”项目通过拦截通话以及通话者所提及的地点,来实现日常的监控。
“核子”项目负责截获电话通话者对话内容及关键词。也就是说,NSA、CIA等情报部门建立一个敏感词库,然后当电话用户在对话中触发这个敏感词库的某个关键词,例如“Allāh”或者“Allah Akbar”之类的敏感词,会立即被系统自动侦察到,并且对该段电话进行监控录音。
这些录音在每天都会被记录在庞大的电子数据中心的无数大容量硬盘里,然后送到相关的情报部门进行详尽的分析,并在其中获得自己想要的情报资料。
“码头”项目及其监控手段是NSA所实行的监控项目中最鲜为人知的一个,即使是那些参与其中的情报专家对项目整体也知之甚少。
“码头”项目所获取的关于美国民众的信息可能远远超过其他三者。因为,“码头”项目所监控的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系统以及其他借助互联网交流的媒介使用频率在当下远胜于普通的电话或者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