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四洋舰队的防区面积都不一样,像北洋舰队以旅顺、大连、威海衞为基地,防衞的洋麵为辽东半岛、渤海湾到山东半岛一带;南洋舰队则是以上海吴淞口为基地,负责江苏沿海及长江一带的防衞;福建舰队以福州马尾港为基地,担任浙江、福建、台湾三省洋麵的防务;广东舰队以广州黄埔为基地,负责广东沿海一带的防务。
即使到了后世,中国现代海军的防区划分,仍然能找到清代海军的影子。
四洋舰队的防区以北洋舰队和广东舰队负责的面积最大,南洋舰队和福建舰队能稍小一些,清廷建立海军时因为北洋地区临近京师,所以在发展海军时侧重于北洋方面,现在北洋舰队的实力不但雄冠全国,而且已经成为亚洲地区最强大的海军舰队,也是中国海军对外作战的主战舰队,但其它三洋舰队就不同了,他们战时的任务主要是保证东南沿海一带的海上安全,并对北洋舰队进行支援,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攻击敌人,起到牵制的作用。他们的作战任务,和北洋舰队是不一样的。
在甲午丁酉两役中,三洋舰队都成功地对日本沿海实行了牵制性的突袭作战,并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三洋提督之所以提出来这个要求,其实也是从海上实战中得出的经验。
在对日作战中,各个舰队的“海陵”级装甲巡洋舰都在海战中表现出了极强地战斗力,良好的防护和机动性也使她们有更强的战场生存能力。因此获得了中国海军官兵的一致认可也就不奇怪了。
对其它三洋舰队官兵来说:“海上霸主”战列舰的价值,不如速度快,火力猛,又兼有良好的防护性的大型装甲巡洋舰来的实在。
所以三洋提督不约而同的都想要大型装甲巡洋舰,其实都是针对各自舰队的具体情况做出的决定。
这其实也反映了中国海军将士已经学会了对战争进行独立的思考和解读,不再拘泥于西方的理论和教条。以自己的视角来看问题了!
既然大家意见“空前”地一致,孙纲立刻“从善如流”。对造舰计划作出了重大调整。
那就是,先给其它三洋舰队装备“海昌”级大型装甲巡洋舰。
在白里安等法方工作人员离开前,“海昌”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结束,并开始进行建造了,法方人员走后,工程进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在魏瀚等人的努力下。工程没有停止下来,而是加快了建造速度。
现在,孙纲准备在现有的条件下,为其它舰队也建造这种以邓世昌的名字命名的7000吨级大型装甲巡洋舰。
由于加强了同英美两国的关系,在英、美两国政府的默许下,孙纲以北洋船政局的名义又从英美两国民间招募到了一批造船工业的技术人员,用来补充和加强北洋船政局的技术力量。
经孙纲的保荐,魏瀚被朝廷正式任命为北洋船政局总监(总工程师)。郑清濂为副监,全面主持北洋船政局的工作。
孙纲布置给魏瀚的任务是,一艘16000吨左右的战列舰(“龙昶”号),两艘7000吨级的大型装甲巡洋舰(北洋舰队的“海昌”号和南洋舰队的“南昌”号),四艘“金元”级装甲炮舰和四艘“海鲲”级潜艇。
这个造舰计划,可以说是目前北洋船政局利用全部力量“同时生产”的能力的极限。
可魏翰等人却没有被孙纲的任务“吓倒”。他们毅然接受了任务,向孙纲表示,只要资金到位,他们拼命也要把船造出来。
“哪怕就是最后死在船台上,我也甘心。”魏瀚是这么对孙纲说的。
经历了太多屈辱的中国人,心中的热血一旦被激发出来,所产生的强大能量,将会使世界震惊!
这个庞大而看起来有些“疯狂”的海军发展计划,在魏瀚等人的主持下,就这么“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福建舰队和广东舰队的两艘7000吨级装甲巡洋舰。孙纲安排给了福州船政局和江南造船所。由北洋方面提供技术资料和图纸,他们负责建造。
其它类型的舰艇。孙纲也给这两家中国的大型造船企业“布置”了“若干”。
当爱妻马玥知道了他的“造舰计划”后,第一个反应是把手伸到他额头上,关心地摸了摸。
“去端碗莲子羹来。”她“一本正经”地对下面人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