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晚期的中国,由清朝政府投资的官办制造局和造船厂因为直接关系到国防,所以没有寻求私人资金和交由私人办理(孙纲的北洋船政局也不例外,属于“国营”的),但后来出现了“官督商办”的运行模式,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当时的中国还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国库根本没有大量的能够转化为兴办大型企业的闲置资金,所以无法把重要的工业部门组成类似西方的“国家垄断”形式,而且这些新兴企业需要专业管理和技术才能,这些是当时的中国官员所根本不具备的,因此,“官督商办”(后来又有了“官商合办”)的运行模式应运而生。
马玥告诉孙纲,中国企业目前的这种运行方式和西方的企业完全不同,西方的企业多采用股份制,通过召开股东会议选出董事会和全体高级职员,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滋生腐败现象,而中国的“官督商办”企业则不是这样,“官督”不可避免的导致官员们和企业的经理人员争夺利润,并造成企业权责不清,“商办”的民间经理人员对此感觉到不满,会一点点的丧失经营企业的兴趣,而且“官商争利”的行为减低了民间投资者的投资热情,让企业失去民间资金的支持。这样一来,企业往往很快的就丧失了前进的动力,最后陷入破产倒闭的绝境。
而孙纲的北洋船政局为什么会经营得很好,是因为孙纲一心为国家和海军着想。没有和这座国营企业的经营人员“争利”的缘故,而马玥的北洋商贸集团则完全采用西方的股份制经营模式,是完全意义上的“商办”,所有的人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所以生意才一直蒸蒸日上。
马玥说,在现在的中国,凡是还坚持“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企业现在的日子都不太好过。而民间完全意义上的“商办”企业却一直经营的很好,尽管这些企业在业务范围和资金方面不能和官方参与的企业相比。因为后者常常得到来自官方的资金支持。
“如果你听我的。以后就干脆让北洋船政局变成‘纯商办’的好了。”马玥对孙纲说道:“现在小江在主持还好说,一旦将来所托非人,总这么权责不明的话,非得倒闭不可。”
“你说的是。”孙纲听得连连点头,他当然明白她的意思,这个企业“权责不明”的问题。也曾经困扰了后世的领导者们和经济学家好长的时间。
如果把这类“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企业变成“纯商办”,让企业的经营者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的来经营企业,把企业的兴衰和经营者自身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而政府只起一个监督“游戏规则”的“守夜人”的角色,就不会让企业出现“制度性”的“经营不善”地情况。
而困扰中国人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腐败”问题,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扼制。
孙纲和马玥就这件事仔细商议了一下,孙纲又征询了一些商界人士和官员甚至是一些外国顾问的意见,决定向政务院的老头子们把这个事提出来。确定后实行。
在春节过后,“华夏共和国”政务院颁佈了一系列的法令,其中包括很多新的西方式的行政章程和法规,这些法律法规都是在一些聘请的外国法律专家的帮助下完成的,其中《刑法》是以德国法典为基础,《民法》以法国民法典为基础。新的刑法废除了前清时的许多如凌迟、斩首示众、死后枭首和纹面等酷刑;《民法》在以法国民法典为蓝本的同时,照顾了中国的一些文化传统和习惯,避免在实施过程中受到传统保守势力的抵制;另外出台的还有好多商业法规,是以美国商法为基础的,如《商律》、《公司商法》、《公司登记法》、《破产法》、《专利权法》等。
在颁佈实施新法律法规的同时,“华夏共和国”政府还发布了一系列“革除陋习”的政令,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断发易服”。
“……查男子蓄发辫,现今世界各文明国皆无此例,且发辫易藏污纳垢。头部患疾。极易为病菌感染,多有因此而不治者。可为陋习。而三军将士尤易受其害,前清时我海军即不在蓄发辫之列……古圣人有云:上以风化下。今国家百业待兴,革故鼎新之际,当去此陋习,使我民族以新面貌而立于世……”
中国人的脑袋后面,终于可以“利索”起来了。
其实由于“己亥之乱”满清王公对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出卖引来俄国入侵的关系,民众对清王朝已经由不抱希望变成了切齿痛恨,很多百姓没有等国家正式颁佈法令,就已经把拖在脑袋后面的辫子自发的剪掉了,现在新成立的华夏共和国政府正式下达了“断发易服”的命令,民间对此大多持赞同态度,当然也有一些人执着于保留这种“传统”,但毕竟是少数了。
关于“易服”这件事,国家则并没有明确规定,只是要求“易清服,换汉服及西服均可,听任民间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