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回家(2 / 2)

绝世帝仙 奉天笑笑生 2652 字 2022-12-14

“我就是边城!”

话音刚落,只见从那些受伤的顺天宫的弟子堆里,一瘸一拐的走出来了一个嘴歪眼斜的中年男人。

这位中年走出来后,突然间便不瘸了。

只见他伸手往脸上一抹,便将脸上的一块东西攥在手中。

在十余把火把的映衬下,一张年轻俊美的脸庞显露在路童的面前。

当此人从队伍里走出来时,路童便知道此人就是边城了。

此人的法力修为是元婴巅峰期。

“你就是边城?

立刻把你手里的丑泥交出来。”

边城从手上的储物戒指中取出了一个木匣,将自己手中的丑泥放进去后,又将木匣向路童一推。

木匣在空中缓慢的飘向了路童。

路童伸手一招,将木匣抓到手中。

连看都不看,便将木匣放到了自己的戒指中。

然后路童立即传音给帅化民:

“帅将军,边城已率两千顺天宫弟子投降。

现正在向洞口方向移动。

予以善待!”

传音完毕后,路童便对边城说道:

“带着你的人尽快出洞,

神龙军帅化民将军的队伍在前面等着你们。”

路童说完,人便消失不见了。

边城还没来得及眨一下眼睛,路童就没影了。

这种实力上的巨大差距,让他不禁气馁的的叹了口气,

自言自语的说道:

“该认命时就得认啊!”

然后转身对身后的顺天宫弟子说道:

“人不能跟命争。

跟我一起出洞,大家保命要紧!”

“边长老,你说啥就是啥。

我们跟着你走。”

顺天宫的弟子一起向边城喊道。

路童带着神龙军圆满的完成了清剿任务。

在战斗中,只有帅化民率领的队伍死伤了近千人。

而对湖边城的百姓确是秋毫无犯。

为了防止造成湖边城百姓的伤亡,

路童命杨应龙带领三十万人,对整个城池进行了一天一夜的暂时的封锁。

取得的效果也非常不错。

杨应龙带领的队伍甚至连城都没有进,便从暗河和湖边城的外围,将队伍撤了出来。

队伍在太阳湖旁休息一夜之后,

次日清晨,神龙军便再次翻过沙丘山,踏上了返回顺天宫的道路。

边城带领两千名投降的顺天宫弟子,被编入帅化民将军的队伍中。

任务已经完成,大家的精神也都放松了下来。

回去的时间也就多用了几天。

路童跟着队伍走走停停,十五天后,才回到了顺天宫。

黑婆婆亲自出城迎接路童回来。

当听说神龙军大获全胜的消息,而且并未骚扰到湖边城的百姓的时候,

黑婆婆立刻喜形于色,对身旁的任志远说道:

“任堂主,我任命你为湖边城城主,你立刻带领两万名九鼎帮的弟子,去湖边城上任。”

“是,帮主。”

任志远向路童和黑兰英行完礼,便回城里调兵去了。

路童边和黑婆婆往顺天宫里走,边对黑婆婆说道:

“这次老乞丐的功劳不小。

除了诛杀了三万僵尸,还灭掉了将近三万名顺天宫弟子。

婆婆这下要破费了。”

黑婆婆笑着说道:

“不就是六亿两灵石吗。

给他!

我还剩十四亿两呢。

嘎嘎……”

路童和黑婆婆走进前殿后,脚步并没有停下来。

而是直接向后殿走去。

他也笑着跟黑婆婆说道:

“为了收边城,我也答应给他一个副城主的职位。”

“一个副城主的位置,给他!

只要今后愿意为帝君效命的人,咱们都给他好处!

嘎嘎…… ”

“呵呵,婆婆的话说得通透。

以后我就按婆婆的说法办了。

正所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路童在顺天宫又待了十天。

十天之后,路童便率兵走出了万岁坡沙漠。

这次黑婆婆和九鼎帮的弟子们没有跟着路童的神龙军一起走。

在路童临走之前,黑婆婆把自己的想法跟路童说了一下。

“不知帝君何时正式登基啊?”

“我估计最快半年,最晚不会超过一年。

从万岁坡沙漠到白玉城,我们得走三个月的时间。

回去之后,我们还要做一些具体的准备。”

“那我就暂时不跟帝君回白玉城了,

这里既然是帝君送给我的地盘,我还得进一步熟悉一下。

等帝君要举行开国大典的时候,

需要在下做什么,提前给老身来个信。

在下会立刻赶往白玉城,为帝君效力。”

“行,到时肯定少不了你。”

于是路童便带领着神龙军,与等在沙漠边缘的麟一鸣率领的队伍汇合到了一起。

麟一鸣见到路童时,便立即向其禀报道:

“启禀帝君,我们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将部队全部撒向了沙漠的边缘。

在不间断的巡逻过程中,斩杀了十余个跑出来的僵尸,

抓获了近百名的顺天宫的弟子。”

路童听罢,十分满意的说道:

“不错,不错!

神龙军从顺天宫走到这里,花了十多天的时间。

咱们就在这里休息三天。

三天之后,再向白玉城进发。

出来都快三年了,也该回家了。”

路童看着站在麟一鸣身旁的敏杰说道。

敏杰此时快到十九岁了。

麟一鸣和许哲宇见黑婆婆留在了顺天宫,没有跟随路童一起回白玉城。

他们也立即提出,要带着各自的队伍回到昆吾岭和大雁岛去。

在路童举办开国大典之前,将本门的事务给处理好。

路童表示赞同。

喜欢绝世帝仙请大家收藏:()绝世帝仙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