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巅峰——山级通用巡洋舰(1 / 2)

巨浪 闪烁 1491 字 6个月前

黄山号,庐山号,峨眉山号,青城山号。

五台山号,大青山号,赤峰山号。

※※※※

湖级通用巡洋舰的出现,将帝国海军巡洋舰的战斗力推到了顶峰。同时,交战双方在通用巡洋舰上的“赛跑”也到了冲刺阶段。

可以说,湖级通用巡洋舰的强大防御能力让美英的通用巡洋舰彻底失去了用武之地,如此一来,美英在提高通用巡洋舰的同时,也得同步提高通用巡洋舰的火力,特别是穿甲能力,才有可能对付湖级通用巡洋舰。

七十六年(44年)年底,帝国海军获悉美国准备建造装备有十英寸舰炮的通用巡洋舰。

毫无疑问,这种通用巡洋舰就是针对帝国海军的岛级与湖级而研制的,其十英寸舰炮对任何一种通用巡洋舰,甚至是大型巡洋舰都有致命的威胁。

实际上,通用巡洋舰的大型化也不完全是激烈竞争的结果。

随着大型巡洋舰在破交战中的出色表现,各国海军的护航压力都急剧增加。而大型巡洋舰不但价格昂贵,而且建造数量有限,因此美英两国都很少用大型巡洋舰执行护航任务,其护航力量由最初的轻巡洋舰转变成由老式战列舰主导的护航舰队,随着老式战列舰逐渐消耗,最后几乎都是由通用巡洋舰在执行护航任务。

因此,美英两国的通用巡洋舰还得对付帝国的大型巡洋舰。

虽然其七英寸与七点五英寸舰炮能够对大型巡洋舰构成威胁,在近距离炮战中的威力也不小,但是在绝大部分时候,大型巡洋舰不会在解决掉敌人的护航战舰之前缩短交战距离,另外破交舰队的规模越来越大,大型巡洋舰的分工也越来越明确,结果导致护航的通用巡洋舰在战斗中越来越吃力。

在此情况下,美国海军只能选择一种更强大的通用巡洋舰。

或者说,美国海军准备把用与舰队作战的通用巡洋舰与用于护航作战的大型巡洋舰和在一起设计。毕竟,美国海军的主要海上航线是从本土东海岸到英国,或者从本土西海岸到夏威夷群岛,以及从夏威夷群岛到新西兰。这几条航线的长度都在八千海里之内,通用巡洋舰一万二千海里到一万三千海里的续航力足够担任护航任务了(在同等情况下,帝国海军执行破交任务的大型巡洋舰的续航力则要达到一万六千海里到二万八千海里)。

如此一俩,美国为通用巡洋舰选择十英寸舰炮,并且将排水量与防护能力同等程度的提高,也就不足为奇了。在面对美军更强大的通用巡洋舰的时候,帝国海军也只能选择提高通用巡洋舰的吨位,并且采用口径更大的主炮。

相对而言,帝国海军在研制新式通用巡洋舰的时候遇到的麻烦要少得多。

首先,主炮不用重新研制,之前为大型巡洋舰研制的240毫米舰炮完全能够满足新的作战要求,而且其性能丝毫不比美军的十英军舰炮差,在进行改进之后,其远距离穿甲能力甚至比美军的十英寸舰炮还要强一点。

舰体也基本上是现成的,帝国海军排水量在20000吨以上的大型巡洋舰有好几种,而且每一种的设计都非常成功,随便挑一种出来,只需要对部分结构进行修改,比如减少油舱的数量,用空余出来的重量增强防御;适当降低速度要求,以此提高武备所占比重等等,就能用其建造通用巡洋舰。

动力设备的问题更好解决,此时帝国已经拥有数种可供大型战舰使用的动力设备,而且技术都非常成熟,产量也跟了上来。

可以说,只要帝国海军愿意,随时都可以建造更大型的通用巡洋舰。

之前,只是没有足够的需求,或者是说没有大到可以让帝国海军决定建造更大型的通用巡洋舰的威胁。

现在,最后一个问题也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