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需要——山东级驱逐舰(1 / 2)

巨浪 闪烁 511 字 6个月前

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为:“蓬莱”号,“福山”号,“栖霞”号,“文登”号,“乳山”号,“牟平”号,“莱阳”号,“莱州”号,“平度”号,“胶州”号,“城阳”号,“黄岛”号,“寒亭”号,“安丘”号,“诸城”号,“五莲”号,“胶南”号,“抚远”号,“荣成”号,“莱西”号,“崂山”号,“昌邑”号,“寿光”号,“昌乐”号。

※※※※

江浙级的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其较大的排水量,可这也同时限制了江浙级的建造数量。说简单点,就是其高昂的价格,使其难以像其他驱逐舰那样大批量的建造,更难以承受战争的损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随着越来越多在战前建造的驱逐舰战沉,帝国海军对驱逐舰的数量要求占到了主要位置。也就是说,帝国海军需要更多的驱逐舰,而不是更好的,更贵的驱逐舰。

在此情况下,武汉造船厂根据海军的需要,设计出了一种排水量仅一千吨的驱逐舰。

因为战时环境的制约,帝国海军没有做太多的考虑,就向几家主要的造船厂订购了第一批二十四艘该级驱逐舰。

这就是“山东”级驱逐舰。

其主要性能:

标准排水量:1080吨,满载排水量:1230吨;总长:92米,型宽:8.5米,吃水:2.2米;定员:204人。

锅炉:2台四十九年型燃油锅炉,主机:2台四十九年型蒸汽轮机,功率:44000轴马力,推进:2轴2浆;航速:37.5节,续航力:3000海里1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