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这些观点。在霍顿看来。任何妄图媾和。或者妄图改变阵营的想法都是荒谬的。
英国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与美国合作。争取获的最终的胜利。因此。霍顿并不坚持主张一定要由英国海军来策划与指挥北大西洋上的作战行动。只要美国将领有那个能力。而且策划的作战行动更加高明。为什么一定要反对。而不是配合呢?
从这个角度来看。霍顿明显是一个很理智的舰队指挥官。
甚至有人怀疑霍顿有没有感情。不管是私人感情。还是民族国家的感情。可是从客观的角度看。霍顿的这种态度起到的积极作用远远大于消极作用。
正是如此。当斯普鲁恩斯提出诱惑第42舰队前来决战的作战构想后。霍顿不但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支持。还主动前往英国海军部。说服了庞德元帅。让庞德同意按照美国将领的意图进行下一轮作战行动。
当然。最为关键的是。英国本土舰队必须参加作战行动。
为此。霍顿才会提出。在对付第42舰队之前。必须瓦解德国公海舰队的战斗力。这样英国本土舰队才能参与对付第42舰队的作战行动。
公海舰队在八月下旬再次出海,给了霍顿这个机会。虽然当时霍顿也觉的有点奇怪。在第四舰队失去了作战能力。而协约国海军暂时还无法杀入的中海的情况下。德国海军没有任何理由采取冒险行动。
霍顿与德国公海舰队交手了好几年。一直没有能够抓住消灭公海舰队的机会。这次公海舰队竟然主动送上了门来。即便心存疑虑。霍顿还是采取了行动。决定趁此机会干掉公海舰队。以绝后患。
当然。最终的结果与霍顿预料的有所不同。
德国公海舰队没有被全歼。四艘主力舰都撤了回去。只是二艘战列舰受到了重创。更让霍顿始料不及的是。本土舰队与机动舰队也遭到了重创。二艘“前衞”级被打残。“征服者”号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才能修复。可以说。这个结果是霍顿。乃至英国海军都难以接受的。
如果能够全歼公海舰队。就算机动舰队全军覆没。也能够接受。
现在的问题是。本土舰队只剩下了三艘可以作战的战列舰。而不是霍顿所希望的四艘。
值的庆幸的是。德国海军的二艘战列舰的损伤更为严重。需要至少半年才能修复。如此一来。短期内。英国海军完全可以不用考虑德国海军的威胁了。
带着这个不算太令人满意的战果。霍顿率领本土舰队踏上了新的征途。
从这个时候开始。霍顿就要听从斯普鲁恩斯的指挥。即便斯普鲁恩斯只是海军中将。而霍顿是海军上将。按照双方的协议。在对付第42舰队的时候。斯普鲁恩斯是二支舰队的联合指挥官。
在到达亚速尔群岛海域之后。本土舰队逗留了几日。
当时。霍顿并不知道其行踪已经暴露。之前发现了第21舰队的那艘大型巡洋舰不但发现了本土舰队。还判断出了该舰队的身份。
要怪。也只能怪英国海军本土舰队没有太多的实战经验。
在此之前。本土舰队一直在北海活动。很少进入北大西洋。更没有与帝国海军交手的记录。
当时。本土舰队里的一艘轻巡洋舰用雷达探测到了逼近的大型巡洋舰。结果却将该舰判断成了一艘驻扎在亚速尔群岛,负责在附近海域巡逻的轻巡洋舰。
结果。连斯普鲁恩斯都不知道本土舰队已经暴露了行踪。
如果情况相反。即霍顿及时意识到本土舰队的处境。并且及时向斯普鲁恩斯报告了情况。恐怕斯普鲁恩斯就不会那么乐观。至少不会认为有足够的把握歼灭第42舰队。
换句话说。在第21舰队与本土舰队联合行动的情况下。第42舰队仍然敢于杀入大西洋。其背后肯定有第41舰队。甚至与第41舰队一起行动。另外。第42舰队敢于出战。就证明其保持了完整的战斗力。如此一来。斯普鲁恩斯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就会把第41舰队的威胁放到首位。
现在。斯普鲁恩斯只是猜测第41舰队在第42舰队的后面。而不知道第41舰队的具体情况。也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一点点微小的差别。最终改变了整个海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