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这一提议根本没有得到萧鼎昆的重视。甚至连肖万青都觉得是无稽之谈。连海军都认为没有必要攻打洲大陆了。陆军在那里使劲。又有什么意思呢?再说了。澳洲大陆实际上就是世界上最大地岛屿。在没有海军支持的情况下。就算陆军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以登上澳洲大陆。
也正是如此。陆军在这个时候开始组建自己的海运力量。
因为帝国本土的所有造船厂都在海军的控制之中。陆战队又霸占了日本地区的造船厂。所帝国陆军只能设法从土耳其等国订购运输船只。
这件事情披露了之后陆军受到广泛的指责。
毕竟。帝国是世界最大的造船国。而且一直在向同盟国提供各种各样的舰船。帝国陆军竟然从其他国家订购船只。这让萧鼎昆的面子往哪里放?
在首辅出面之后。陆军放弃了从土耳其采购运输船只的计划。
最终。海军与陆军达成了协议。每年将百分之十五的造船份额分配给帝国陆军。只是由陆军采购的运输船只也要统一由海军管理。陆军只有使用权。而不能组建独立的运输船队。更不能组建独立的海上行动部队。
而此时。英国的事已经闹的沸沸扬扬了。
在多次谈判无果的况下。海军最先提出强行攻打英国本土。随后。陆军也提出了相似作战方案。并且表示愿意在进攻英国的行动中承担起主要的地面作战任务。
结果很明显。陆军的计划再次落空。
英国没有坚持多久。随后就向帝国竖起了白旗。缴械投降了。
战争推进到这一步的时候。谁都知道。战火即将烧到美洲大陆。而当时。陆军与海军分别提交了一份战略计划。
海军的战略计划大家都知道。就是现在正在执行的这套作战计划。
陆军的战略计划则通过大规模的战略援助。以及高强度的海运投送尽快策动墨西哥参战。并且向墨西哥投送数以万计的作战部队。然后以墨西哥为跳板。进攻美国本土。同时。海军在太平洋方向上策划一次大规模的登陆作战行动与陆军的进攻形成钳形攻势。迅速占领美国西部地区。
显然。这套方案的规模太大了。而且问题太多了。
首先是帝国在墨西哥的任何举动都会引起美国的重视。恐怕没等墨西哥武装起来。美国队就进入了墨西哥城。推翻了墨西哥政府。其次是墨西哥军队的战力。对一支历史上数次败给了美国军队。连国内稳定都难以维持的军队来说。有什么好指望的呢?第三是大规模的战略投送既难以组织。又难以在短期内收到效果。且墨西哥主要的港口在大西洋方向上。而不是在太平洋方向上。第四是前往墨西哥的军队不是说运过去就能投入战斗。任何军队都需要军营。仓库。训练场地等基础设施。不可能一直驻扎在野外。不可能冲进城市去抢占平民的居所,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将非常困难。最后就是大规模地面战争所需要承担的伤亡。付出的代价过于高昂。帝国难以消受。
在这几个严重问题的制约下。陆军的战略方案肯定会被束之高阁。
当然。为了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陆军并没有放弃努力。
比如在占领了太子港之后。陆军就一直主张进攻古巴。然后将古巴作跳板。进攻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动摇美国的战争基础。
只是。当时海军连自己的物资运送工作都不能保证。就更不可能为陆军提供支持。
随后。陆军又提出了几套方案。比如攻打冰岛。然后进攻加拿大的魁北克地区。策动该地的法裔加拿大人独立。更有者。还有一批陆军军官提出。从帝国的东北地区出发。越过白令海峡。在美国的阿拉斯加登陆。
反正为了能够登上舞台。陆军总参谋部提出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作战方案。
用海军总参谋部军官的话来说。大概是陆军总参谋部的参谋人员闲得没事做。才会想出这么些完全没有实际可行性的作战方案吧。
可最直接的问题是。不能让几百万陆军将士凉在一边吧?
不管海军愿不愿意陆军插手北大洋上的作战行动。只要战争还没有结束。陆军就会寻找参战的机会。
而海军要想独揽战功。就的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实力。并且按照制订的战略方案。尽快击败美国。
这也正是海军此时的唯一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