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唐国大将军范胜之的女儿范铃兰正站在英华宫门口,等候着李斌的到来。她先是恭恭敬敬地向李斌行了一礼,然后说道:“殿下,皇后娘娘在昭阳宫等您一起用餐。”
李斌看到她就有转身躲避的冲动,但是终究不好做得如此明显,只得微微一笑,说道:“知道了。你回去跟母后说,我稍后就到。”
“是,殿下。”范铃兰颔首应承,随即又从侍女的手上拿过一件物什,递与李斌,说道,“前日,看到殿下的一件衣服破了,便拿回去补了一下。现已补好了。”
李斌看了看那衣衫,略有些尴尬地拿回来,说道:“既然破了,扔掉就好了。怎么好劳驾铃兰姑娘来缝缝补补呢。”
范铃兰本已转身离开,这时又转过头,对李斌说道:“殿下,一茶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衣衫只是略有破损,轻易丢弃,太过糟蹋了。反正缝补也不过是举手之劳。”
李斌尴尬地在原地目送着范铃兰离去,随手把那件衣服丢给了侍从,迈步回到了自己的卧室里,果然看到腹侍衞陈明正在这裏等他。
“殿下,林家那边拒绝了婚事。德公公被扫地出门了。”陈明向李斌回禀道。
李斌拍了拍额,叹道:“林霄的排场还挺大啊。难道我堂堂一国太子娶她的女儿做正妃,还不配么?”
“关于这件事,德公公跟林家说的是,愿以侧妃之位相待。”
李斌神色一凛,脸上的轻松全然不见,他叹了口气,说道:“不管是母后,还是母亲都不肯让人省心啊。”
“殿下,那现在怎么办?”
“过两日,我亲自去林家表达我的诚意吧。”李斌将身上的便服褪下,换上了淡黄色的太子专属衣饰,“现在,我先去昭阳宫陪母后用膳。”
……
“斌儿,这鸡汤是铃兰亲手熬的,炖足了一个时辰。你快尝尝。”范后慈祥地说道。
“是,母后。”李斌中规中距地点头,并用调羹舀了一小口汤。
“母后也太偏心哥哥了。刚才一口都不让我碰呢。”十三岁的七公主李芸不满地嘟囔道。
李斌伸手揉了揉妹妹,随即舀了一小碗鸡汤放到她面前,说道:“七公主殿下,小的给你打好汤了。”
李芸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谢谢太子哥哥服侍!”
范后看着一双儿女如此嬉笑,便转头对范铃兰说道:“他们总是胡闹,铃兰可别见怪。”
范铃兰低垂着脑袋,倒是看不出什么神情,她语调平静地回道:“两位殿下兄妹情深,娘娘抚育有方。”
昭阳宫里固然是一片和乐,唐宫另一侧的好逑宫却正有人扫落了一地的瓷器,正在生闷气。
“夫人莫气,太子终归是您的儿子。那位不过是佔着个正宫的名分,用尽手段地霸着。可殿下总会登基的,到时自然更孝顺您。”德公公轻巧地绕到宣姬的身后,为她揉肩捶背,“毕竟,您才是他的生身之母啊。”
“哼。还以为我不知道她的心思吗?无非是想把自家侄女塞进斌儿的后宫。抢了我的儿子,竟还把主意打到了孙子的身上。她想得美。”宣姬愤慨的神色让姣好的容颜蒙上了一层阴影。
当今唐王只有一个儿子,乃是他做太子时的宠姬,宣姬所出。唐王后出身鲁阳范氏,身份高贵,入宫伊始便奏请唐王将当时膝下唯一的儿子李斌送到了自己名下抚养。此后十余年,后宫中虽多有嫔妃受孕,甚至范后自己也两次有孕,但是诞下的却总是公主。
范后年纪渐长,也便不指望自己能再生下嫡子,于是在两年前答应了立李斌为太子。毕竟,比起将来也许会出生的另一个庶子,自幼在她膝下成长的李斌本性纯良,总是会更加可靠一点。既然没可能拥有自己血缘的孩子成为太子,那么至少要让下一任太子拥有和自己相同的血缘。出于这种心态,在李斌成年之后,范后就开始了积极地为他介绍出身范氏的女孩。
“小德子,晚点你出宫去,让我哥哥把他府里养着的那几个族女送到我宫里来。”宣姬刚才发泄过后,脑子也便清醒了起来,她对德公公吩咐道,“林家既然不识抬举,那就别管他们了。这正妃、侧妃的位置少,说不定还不够我们杨家女儿分呢。”
“是,是。奴才这就去办。国舅府上的小姐们定然是最出色的,一定会把那个范铃兰给比下去。”德公公立刻趁机讨好。
“那当然。他们范氏,仗着自己的出身,成日端着架子,说是举止端庄,进退有据。我看根本就是块木头。男人哪里会喜欢。”宣姬得意地哼了一声,说道,“她范淑娴自己吃了一辈子亏,竟一点长进也没有。挑的侄女儿也还是这般德性。活该受一辈子罪。”
范后出身大家自然一切都讲究个法度,唐王这些年待她虽说不特别宠爱,但因行事规矩,处事公正,倒也另眼相看。否则,不至于宣姬求了这么多年,却始终不能把唯一的儿子接到膝下。宣姬固然是宠冠后宫,但是范后的地位却也超然得很。宣姬如此贬低范后,也不过是呈一个口舌之快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