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同一个剧本(1 / 2)

第288章 同一个剧本

“话虽如此说……”

孔明摇摇羽扇还是叹了口气道:

“此战若是由翼德来统兵……”

看着张飞跃跃欲试的眼神,孔明明确的止住话题:

“算了。”

“总之,此战之败,既是意料之中,也属意料之外。”

说着孔明眼神变得悠远道:

“意料之中是因为唐以军功为贵,且有恩荫之法,仅需一两代,领军者便不再是开唐时的百战之将,其破敌之能,与开唐自不能比。”

“意料之外是没想到这败北来得如此迅疾。”

孔明的心底则是忽然想起来了诸葛瞻这个名字。

仅仅因为是自己的后人,便被刘禅倚重委以重任,但后世称其人才情平平,最终死国。

后代大多难以逾父辈,但又往往身居险贵……庸碌还好,若是心胸狭窄,所为之祸要比寻常更甚。

他和那裴行俭,可是实实在在的师徒!

“今日事毕,定方当养精蓄锐,温习兵法,操练武艺。”

尉迟敬德觉得自己有夺戟之能已经够猛了。

忠烈之后,裴行俭。

你不知咱这陛下求贤若渴的性格?

哥哥人没了之后,阿尔达希尔顺手杀了自己的全部兄弟,成为了无可置疑的帕提亚帝国高官。

长孙无忌怜悯的看了眼侯君集,认真思索了一下,摇了摇头,这让侯君集松了口气。

老兄弟复杂的面色变化都被秦琼看在眼里:

一脸期待的苏定方看着房玄龄领命后,陛下就没了下文,当场就有点心焦:我呢?

看着苏定方的表情,李世民满脸关怀:

既能看得过瘾,也不至于血溅到身上。

裴行俭的上学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并且还抽空练了一手书法,相当出名。

靠着父兄的功劳,裴行俭直接被送入了国子监学习,吃穿用度什么的都被国家包办了。

【从唐朝灭东突厥开始,唐朝就给周围不少国家的勋贵王室解决了就业问题。

结果这薛仁贵直接赤手空拳冲阵擒将。

比如颉利,比如伏允,比如小鲁,比如高昌王室,比如龟兹王等等等。

而借着看仓库十年跟苏定方学的兵法,裴行俭在这里一干就是二十年,并且干的有声有色,职位也是一升再升,最终成了西域的一把手。

裴行俭有个哥哥叫裴行俨,隋唐时有名的猛将。

李世民满脸喜色:

“今日事毕,玄龄将那裴行俭召进宫来,朕要见上一见。”

咱们前面说过,明朝人杜撰隋唐演义的时候,就是以裴行俨为原型捏的裴元庆这个猛男,武力爆表,但奈何运气不行。

虽然还不知晓裴行俭的战绩,但单单凭着州府长史为起步,最终成为安西都护,已可称才名。

苏定方顿时大喜,他在长安这些年自然清楚,修文馆用百姓的话说,那可是皇家私塾,寻常百姓难入。

后来的事儿咱们也知道,苏定方被李治从观众席薅了下来,为国出征。

而李治时,唐朝甚至还收留了萨珊王朝的法理继承人。

一纸调令下来,裴行俭从长安县令“荣升”西州府长史。

大非川之败后不久,吐蕃就将手伸到了西域,意图联合西突厥反唐。

但在李治和武则天看来,你师傅还没说话,你多什么嘴?

李世民脸上的喜色简直要溢出来:

“这裴行俭,竟也是将材?”

凡事总有个但是,年轻气盛的裴行俭很快参与到了“废王立武”的朝堂斗争中,并旗帜鲜明的站在了长孙无忌这边。

安西大都护,裴行俭。

苏定方心情复杂的应了下来。

比如阿尔达希尔也有一个沙汗沙赫的尊号,这个尊号直译可以被称作众王之王或万王之王,跟天可汗也算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师傅终于起飞,自然也不能忘了好徒弟,很快裴行俭也调任长安县令,仕途起飞在望。

“也不知这裴行俭家住何处,明日臣便上门拜见,考校其兵略。”

明年若对青海用兵,这薛仁贵必然也会出征!

道理很简单,因为霍去病乃是十八岁建功的。

“等叔宝身体彻底康复,我定再给你当一次副将!”

比如也是次子,曾经跟自己哥哥争夺权力,不过阿尔达希尔运气很好,或者说他哥哥运气太差了,死于会议室的天花板坠落。

苏定方美滋滋的瞥了一眼李世勣,只待陛下给他裴行俭的住址。

无论是秦王府还是玄武门,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而且偏偏还一个比一个能打。

裴行俭表示,叛乱只手可平,只需要问陛下借一个人。

作为同样地处丝绸之路的国家,萨珊王朝跟中国交流还算挺频繁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前后加起来有十来波使臣,他们也算亲眼见证了东方大国的分裂再统一。

李治很好奇,谁能这么大能耐?

裴行俭答道:波斯王子,萨珊王朝法理继承人,泥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