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世所讲唐史来看,他至崩时也没解决这个问题,而再往后无论是雉奴还是那武氏女也皆无太好的办法。
故而对李靖老将军无论是三千骑雪夜袭定襄灭颉利,还是追亡逐北灭吐谷浑,李世民都很是欣赏。
真的是大好时节!
这张气候图之记数方法很是新奇,但根据光幕所说再对照史册,贞观君臣还是能读懂其中大部分的意思,尤其是那气温的变化异常显眼。
那么余下的问题便是——如何才能掌控草原使其不生祸患?
汉武是战为主抚为辅,逼其臣服。隋文则是远交近攻、离强合弱,使其东西二分。
“陛下何忧?匈奴历两汉至今已无可称祸矣,这蒙元国祚不过百年,那朱明想来亦有制衡之法,这光幕只要还在,我等便总能见到。“
因此这段时间的亚洲政局很简单:
岳飞打金人,完颜构打岳飞,金国一边战岳飞一边打草原,草原又听西辽的,西辽却跑去西征了。
但最终这般构想人人皆知,只能停留在“若是”两字。
于是最终魏征也自己住了口,轻叹了一句方才刚听过的诗:
“真乃……魑魅喜人过,诗圣不欺人也。”
而气候之大用对这殿内之人也再清楚不过——每年的圜丘祈福,哪次不求一个风调雨顺?
其中魏征又觉得格外可惜:
“若是岳武穆能一展胸中抱负,只需能复河北,趁着天时经略一二十载,未必没有扶倾覆之能。”
这位天可汗止不住的摇头:
“果为后世所说,这金国本可借这百年暖季修治兴国,延国祚而兴旺。”
另一方面,这段时间里金国与草原的合不勒前前后后进行了五次战争。
总之,李世民觉得如今面对这草原上的部落,他可能已经摸索出来了未必最易用但绝对是最有效的征战打击之法。
殿内若论能揣摩上意者,当属长孙无忌。
虽不知道后世是依何分四大草原,但对其说草原一旦有雄主便需耗中原数代之功方能平定则很是能感同身受。
耶律大石两百骑西逃,能在短短八年内建立西辽,靠的当然不是这两百个人会有丝分裂,更多的是靠着辽国对草原二百年统治积下的余威取得了如乃蛮部这样草原部族的支持。
刘汉之于匈奴,李唐之于突厥,以及宋辽金之于这蒙古。
汉武帝穷兵黩武起强军追亡逐北,使匈奴远遁,使北境得安。
他所注意到的是一开始对这草原的评价。
“结果却耽于享乐,最终将这大好时节拱手赠人。”
李世民点点头轻叹:
“这光幕之中不见明时人,殊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