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就是大送(2 / 2)

“俺老张以前说的还真没错,这什么大宋大宋,我看就是大送。”

越往后说,张飞声势愈烈,到后面已可说声若洪雷,随着“送”字余音袅袅,房梁也有一丝尘土簌簌落了下来。上首被首当其冲的刘备被震得东倒西歪,引得庞统顿时不满道:

“翼德,翼德,有不满尽与那赵大说去。“

眼见闯了一点祸,张飞也赶忙溜过来将大哥扶起来掸掸尘,软言软语道:

“俺只是读那满江红恨不得为这岳飞去踏平贺兰山去。”

眼见兄长无事,张飞也干脆找军师讨了纸笔,又借着啼笑皆非的庞统的矮几,埋头猛写。

庞统伸过去头去看,不由得大笑,时不时还提点两句。

孔明则是萌生了一点别的想法与刘备窃窃私语:

“若需文治天下,则教育当为首重。“

“复观此两宋之变,皇嗣之教育乃重中之重也。”

孔明自然是对后世那无天子之国体好奇得很,但也更深知需立足于眼下才行。

刘备一脸沉重的点了点头。

……

“南北攻守异也之事南方不知?”

“恐怕是不愿作知吧?”

“朕只恨不能面啐这完颜构。”

李世民写了荒谬绝伦几字之后干脆恨恨一甩手,重新坐回榻上去。

长孙皇后无奈一笑,往李世民那边靠了靠安慰道:

“陛下何必被这昏佞之辈气坏了身子?“

“朕只是想到这宋竟是承我唐之制,便……”

李世民摇摇头,心里还有许多话难以说个明白。

就如观那李唐诸事,子孙似是皆多效法于玄武门,故而宫闱总多流血事。

这宋便要复杂不少,那陈桥兵变之事后辈虽未明说,但看那刘裕之旧事也能猜到十之八九。

而开宋那兄终弟及之事又导致这宋史当中又多不少讳言之事,恐怕便是因此导致那赵宋之王内防宗室外制武臣,结果最终落得一个这等臭不可闻之局面。

“且彼辈如猪狗一般的心思又有何难猜?”

李世民说起来此事也愈发鄙夷:

“无怪乎便是那河南河北遭了家国破灭之祸,皆受了兵灾。”

“这河南又被那小人掘堤遭了黄河夺淮的水灾。”

“往北俱是白地灾民,便是打下来了无益于供这完颜构享乐的财赋,故而宁予大敌也不愿归回戍守安抚。”

尉迟敬德遂低声道:

“俺是不明白这宋皇有何好忠的?”

秦琼摇头:

“这岳飞非忠于那宋皇,而是忠于泱泱夏民。”

至于那唐宋军制之别导致的这岳飞行事束手束脚,就没必要跟好兄弟详述了。

李世民点头认可杀气四溢:

“只恨这完颜构不在眼前,不能杀之以祭忠魂也!”

本期内容援引文献见:

李秀才刘诚《两宋时期农民起义的领袖——方腊、钟相、杨么》,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5年第3期

史众山《从钟相、杨么起义看投降派的危害》,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6年第4期

靳极苍《关于岳飞《满江红》词》,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3期

巴雅尔《金国的民族关系和成吉思汗的对金战略》,1981年第3期

王曾瑜《岳飞第一次北伐的考证》,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3期

邓广铭《绍兴八、九年内秦桧的卖国降敌和岳飞的坚决反抗》,社会科学辑刊,1982年第4期

顾全芳《狄青的悲剧》,文史知识,1984年第10期

齐涛《车船并非始于杨么》,安徽史学,1987年第4期

马强《近年来岳飞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7期

倪尔爽、张世银《岳飞幕僚间关系述评》,丽水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王玲《传世岳飞词创作年代辨正》,文史知识,1996年第7期

陈志刚《也吃论杀害岳飞的元凶》,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陈士谔《钟相、杨么的反封建斗争》,武陵学刊,199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