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读秘籍,青城山
徐凤年悻悻离开,来到篝火旁边。徐凤年有意无意瞥了一眼李淳罡,拉着姜泥为他读书,“姜泥,为我读秘籍。”
姜泥捧着《太上感应篇》开始诵念,“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念完一百多个字,姜泥停下,开始细数自己念了多少字,毕竟一个字一文钱,“一二三四五……一百……”
徐凤年有些无语,“一共一百三十七个字,不用数了,现在就给你。”
姜泥还想要讨价还价,徐凤年直接把钱扔给姜泥,“爱要不要!”
“要要要!”
姜泥一把夺过徐凤年手里的钱,徐凤年笑着看向贪财的姜泥,“接着念。”
李淳罡此时来到篝火旁,“停停停,别念了,这是武当山的内功心法总纲,如果你小子想要彻底消化大黄庭,读这些是没有用的。”
徐凤年看到自己的计谋得逞,脸上带着几分谄媚,“那么李前辈有何指教?”
李淳罡冷哼一声,“原来你小子在这里等我,不过说实话,我也没法教伱怎么消化大黄庭,只能靠你自己去悟,这是水磨工夫。”
李淳罡说完,看了一眼日向星野的龙车,徐凤年抓住重点,李淳罡没有办法,不代表日向星野没有办法。
徐凤年看着诺贝塔咽了口口水,小心翼翼走到日向星野的龙车旁,敲了敲马车。
“张先生,睡了吗?”
日向星野掀开车帘,“我都听到了,不过我的观点和李淳罡差不多,想要完整消化大黄庭,只能靠你自己,多用用真气。”
日向星野眼珠一转,想起了太极拳,“我这边有一套拳法,说不定有用,要不要试试?”
徐凤年眼前一亮,“有用就行,务必教给我。”
日向星野走下马车,来到篝火旁,“这套拳法名叫太极拳,走的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路子。跟我一起动。”
徐凤年点点头,仔细观察日向星野的的动作,“一个西瓜切两半,你一半来我一半……”
徐凤年险些站不稳,李淳罡拍了拍徐凤年,“还不快点跟上。”
说完,李淳罡也和日向星野一起打太极,徐凤年愣了愣,选择相信李淳罡,开始跟随日向星野行动。
魏叔阳从河边打完水准备到篝火旁烧开水,就看见日向星野、李淳罡和徐凤年在打一套拳法,这是他闻所未闻的拳法。
“好拳法!”
舒羞注意到这边的动静,走过来一看,发现这套拳法确实高深,只是好在哪里,她说不上来,“魏老头,这拳法好在哪里?”
魏叔阳虽然知道舒羞有套话的意思,可是魏叔阳没有在意,和舒羞解释拳法的奥妙所在。
“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当是我道门一大奇术。”
舒羞将信将疑,“真的有这么好?”
“这个自然,甚至因为我孤陋寡闻,说不出更多的东西。”
舒羞和魏叔阳一打岔,日向星野没有了继续的兴趣,停下手,李淳罡同样停下,只有徐凤年还沉浸其中,不愿意醒来。
“哐哐哐……”
日向星野拿出一个铜锣在徐凤年耳边敲响,徐凤年手上动作一停,一个趔趄摔倒在地。
被惊醒的徐凤年只觉得身上一阵乏力,“我这是怎么了?”
魏叔阳扶起徐凤年,替徐凤年拍去身上的灰尘,“世子适才全神贯注于拳法之中,精气神损耗过度,休息一夜就好。”
徐凤年对着日向星野行礼,“多谢张先生。”
日向星野耸耸肩,“慢慢练习,好好感悟应该对你有帮助。”
日向星野说完返回龙车,他还准备和三女看看小电影什么的,毕竟漫漫长夜,无心睡眠。
徐凤年坐在篝火旁,手不自觉在空中比划,他觉得日向星野说的不错,这套拳法对于他帮助很大,他炼化大黄庭真气的进度又涨了一截。
树林里传来阵阵虫鸣声,伴随着远处偶尔传来的狼嚎声,给这片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徐凤年想了想找来老黄,在马车里找出几个地瓜,让老黄给他烤地瓜。
老黄看着手里的地瓜,对于游历的三年,不禁有些怀念,老黄扒拉开篝火下的土壤,将地瓜埋下去。
“老黄,你这是?”
“少爷,只有这样烤的才会匀称,才更加香甜。”
“世子,长夜漫漫,不如我献歌一曲?”
舒羞笑着接近徐凤年,徐凤年看着舒羞,虽然觉得舒羞不怀好意,可是长夜漫漫,确实无聊,于是没有制止。
舒羞仰望星空,口中轻声吟唱着歌曲。
夜色渐淡,天边浮现一抹鱼肚白,马车队开始重新上路。老黄挥动着鞭子,马儿迈开蹄子,马车缓缓地驶离了树林。
然而,当马车队行至树林中时,突然间狂风骤起,乌云遮住了将出的夕阳。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紧接着雷声隆隆作响。大雨倾盆而下,淋湿了马车。地面逐渐泥泞,狂风暴雨中,马车队的速度越来越慢。
姜泥听着雨声,探出头前后观望,不见宁峨眉和他麾下的凤字营,“徐凤年,宁峨眉呢?”
“他在后方保驾护航。”
走在最前方开路的吕钱塘忽然看见一个身穿铠甲的铠甲人拦在最前方。
吕钱塘看见铠甲人挥手示意马车停下,马车队一停,徐凤年感觉到停下前进的脚步有些好奇,撑着雨伞走出马车,就看到前方拦路的铠甲人。
“老黄,这是什么?”
“少爷,这是伏将红甲。”
“当初和李前辈一起并称四大宗师之一的伏将红甲叶红亭?”
老黄看了看铠甲人身上的铠甲,摇了摇头,“看上去不像,气息没有想象之中的强。”
李淳罡走出马车,看向伏将红甲,“这是当然,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伏将红甲可以一分为五,成为金木水火土五局铠甲。”
日向星野出现在徐凤年的马车车辕上,一起看着水甲。
“这东西其实是人猫韩貂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