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唐朝人的平凡梦想(2 / 2)

交完一两银子以后,我清点了一下自己剩下的资产。唉。路漫漫其修远兮,何时能有足够资产?银子不够用,自然走不了路,何况现在又多了囡囡这一个小拖油瓶,总不能让她接着到处流浪,到处讨饭吧?

于是我卯足了劲儿开动马力地搞烧烤。囡囡也在旁边帮我穿竹签子。有时候师父那里也能有些进项。虽然师父慈悲为怀,总是义务看诊。但总有一些心底善良的病号说什么也要付些银子再走。民风淳朴的唐代就是好啊。在我们现代社会,根本看不到高医德高水平的医生坐在路边义诊,哪怕你付了大价钱,还不一定能遇得到这样的医生呢。世风日下啊!

白天我们各自忙忙碌碌地,晚上我们就在一起讨论今后的行程。囡囡和师父都是本地人——或者应该说,本时代的人,所以对情况更熟悉一些。我英明神武的师父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现在什么线索都没有,既不知道这个顺子在本地——呃,本时代(原谅我师父吧,让他老人家接收这个毕竟是有点困难的。)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儿、家住在哪儿。说白了,就是一问三不知,光知道他可能从两年前被人认为是疯了,等于是零线索。我们只能这么一个地方接着一个地方地找下去了。囡囡小朋友吭哧了半天也没说出什么建设性意见出来,算了,未成年人,也指望不上。

这天晚上,我躺床上又睡不着了。我爬起来,靠在窗子前,看着深邃的夜空,都在同一片夜空下,想见一面怎么就那么难呢?顺子,你现在也在看这夜空吗?顺子,你现在也在想我吗?

我觉得我都快从一个粗人变成一个诗人了。爱情会把一个人变成诗人,真是一点儿也不假。

再干几天,赚的银子差不多能够走上一段路的了。一边走一边说吧,要是不够就再赚。人生总是在路上。

和我熟识的那些客官不一定每天都会来,所以这几天我看到他们的时候,就积极地跟他们打招呼告别。他们都露出很对不起人的神情,“对不起,二丫妹妹,没能帮上你。“

“唉,别这么说,有你这句话就够了!“我挨个锤了他们胸膛一拳。经过这些天的相处,他们都已经习惯了我这种表达亲昵的方式,都明白了这是代表好兄弟的意思,也回锤了我一拳。不过他们这没轻没重的力度,再加上都没个准头儿(也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不是故意的,怎么都打偏了,净往人家咪咪上招呼呢?),还真是让我有点吃不消。古代人劲儿就是大啊。

要离开的心情就像上学的时候要毕业那心情一样。有些松散、有些期待、也有些不安。

最后走的那天,这些个封建社会的平民竟然破天荒地为我办了个party。可能只是这个名词比较浪漫吧,在他们眼里,为朋友送行,那是义不容辞。

大家在一起畅谈了一下人生和理想。理想真是年轻人不变的主题啊。这也是现代社会鸡汤文盛行的原因。不过比起现代人,唐朝人的理想都特别的脚踏实地。比如那个喜欢喝面条的白面小生,做瓷器家出身的,这辈子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做出赶超他父亲的瓷器。那个喜欢啃鸡腿的大胖子,铸剑家出身的,这辈子最大的愿望是打出一把震惊武林的名刀。还有那个刁钻的小二哥,最大的理想竟然不是开一家客栈,而是娶一房媳妇买一块地。坐在他们中间,听他们讲话,我觉得特别沾地气儿。现代社会的年轻人聚会,主题都惊人的一致,那就是怎么赚更多的钱。我觉得现代人真的是穷得只剩下钱了。赚不到钱的就天天郁郁闷闷地,逼得自己都想拿一根绳子把自己吊死。

起身告辞的时候,我们互相抱拳互道珍重。我以为这就是永别了。没想到我把拖拉机从后院开出来的时候,他们都整整齐齐地排在门口,争先恐后地往我车斗里扔东西。我的朋友们啊!我一时语塞。真够哥们!

一直到走出很远,我回头看了一眼,他们都还呆呆地站在原地留恋地朝这边望着。(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