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好不容易把身上洗干净,我上了岸,冻得直打喷嚏。
师父笑眯眯地看着我,“二丫,今天掉粪坑里了吗?”
“你才掉粪坑里!你们全家都……”我不假思索地就嚷嚷起来,然后忽然想起来了这是在对自己的师父说话,于是赶忙换了个口气,“师父您可别开玩笑了。徒儿都快被气死了。”
然后把今天应聘丫鬟的事情跟师父原原本本地讲了。讲着讲着,我发现,有个问题始终想不明白,那个家仆把所有人的嘴都掐开干了什么呢?
于是,我神秘兮兮地说,“师父,我告诉你哈,那个家仆把所有能留在那里的人的魂儿都吸走啦。幸亏没要我,好险。”
“哈哈!哈哈!”师父笑的气儿都喘不上来了,“二丫,你可真逗。他哪里是在吸人家的魂儿,只不过是在挑丫鬟的牙口好不好而已。”
“什么?什么牙口好不好而已?和牙口有什么关系?”我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二丫,你看到过买驴或者买骡子的人是怎么买的吗?”师父好不容易止住了笑。
“买驴?买骡子?这挑丫鬟和买驴或者买骡子有什么关系?”我更糊涂了。
“二丫呀,真应该多去集市上逛逛,这么大的孩子了,怎么什么常识都不知道呢。买驴或者买骡子的时候一定要看看牲口的牙口,牙口好的牲口身体就好,用的住。”
师父这么一说,我一下子想起一个牙膏的广告来了:牙好胃口就好,吃饭倍香,身体倍棒!
哦~原来是这样。不对,我马上又想到一个问题,“师父,用挑牲口的法子来挑人,那在他们眼里,人和牲口不是都一样了?“
“这……“师父沉吟道,”二丫,在他们大户眼里,人和牲口只不过是处于同等地位而已,在更贫困的人眼里,牲口要比人宝贵多了。二丫,这就是社会。“
这是我来唐朝以来,第一次听有人说“这就是社会“这样的话,在现代的时候,也曾经多次听说过这句话,每一次都透着一种深深的无奈。
“好吧,“我叹了一口气,”师父,人家家的孩子还能和牲口拼一拼呢,二丫我连牲口都赶不上呢,连应聘丫鬟,人家都不要我呢。“
“要是我知道你是要去给人家当丫鬟,肯定会阻止你的。“师父的眼里又恢复了和蔼,”哪一家大户也不会要一个只做几个月的丫鬟的。丫鬟卖的一般都是终身契,短的也需要十年左右吧。“
好吧,我承认,我很不了解唐朝的劳动力市场,犯了原则性的错误。
师父安慰我说不要担心,为师也可以出去找一点工作。
我心情不痛快,也没有多说什么,闷闷不乐地睡下了。
第二天早晨,看着明媚的朝阳映在江里,我又重新鼓起了新一天的勇气。面包一定会有的,我只需要一份工作!我像傻子一样地在江边把这句话喊了三遍。
我二丫是个非常擅长从错误中学习的人,数数昨天他们给我挑出的毛病:丑,呃——没了。看样子不但现代社会是个看脸的社会,唐朝也是个看脸的社会啊。
再细细分析,之所有说我丑,一是嫌弃我瘦,二是嫌弃我头上被牛撞过以后留下的那块疤。
现在生活条件艰苦,短时间内想变胖是不大可能的,至于那块疤嘛,我想起了以前上官婉儿给我画的梅花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