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在唐朝当三天大爷(三)(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衷。”

第二天早晨,我是在一片朗读声中醒过来的。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世间一切都那么美好。

囡囡这个小懒虫还撅着屁股睡的正香。这孩子跟着我们东颠西跑的也不容易,拖拉机车厢里地方挤,睡觉时还要和师父隔开两个小空间,囡囡连翻个身打个滚儿的余地都没有。为了不吵醒囡囡,我套了件外衣,轻手轻脚地走了出去,跟在院子里朗读的苏大哥打了声招呼,“早啊,苏大哥。这么早就起来读书,苏大哥可真是用功啊。”

“啊!”正沉浸在“颜如玉“和“黄金屋”中的苏大哥被我的突然出声吓了一跳,大为惊讶地转过身来,定了定才说,“原来是王姑娘啊,不好意思,吵醒姑娘了。”

“没有的事儿,“我大大咧咧地摆了摆手,”还不是因为我们这些人不请自来,占了苏大哥的书房,连累苏大哥还要在院子里读书呢。“

“哪里哪里,“苏大哥拱拱手,”贵客驾临寒舍,欢迎还来不及,怎么能说不请自来呢。“

读书人真虚伪,我暗自在心里吐槽,昨天还堵在门口不想让我们进来呢。不过我只是在心里这么小腹黑一下,表面上还是亲亲热热地没话找话,“苏大哥在念什么书呢?“

苏大哥展开了卷着的书皮,上面露出“诗经“两个字,笑了一下回答说,”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只是小生习惯了每日诵读一篇名篇罢了。“

“哦。“我伸了一个懒腰,随口说道,”像苏大哥这么用功的人,将来一定会金榜题名的。“

没想到这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恭维话反倒触及了苏大哥的伤心事。“金榜题名又有什么用?“苏大哥苦笑了一下,”在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下,还有什么伸展抱负的余地?“

嗯?怎么听起来好像是官场内部人士?“苏大哥为何对官场规则如此熟悉?“我奇怪地问。

“姑娘有所不知啊。“苏大哥长叹一声,”小生家境贫寒,家中举债供我十年寒窗苦读,并非空图名利,小生一腔热血,只愿解除天下苍生疾苦。不瞒姑娘,小生正是前年科举新晋的探花,也曾经身居官位,为百姓而奔走。只是越努力越发现自己力量的薄弱,每办一件小事,都需要层层上报,而上层的官员大多尸位素餐,不解民间疾苦。小生倾尽全力,反而被责骂‘越俎代庖’,一气之下解甲归田,与拙荆在这僻远之处过些简单日子。“

“苏大哥,你也别太在意了。“这种事情我都见多了,”我们那儿有个经典的比喻,说是社会就像一棵爬满猴子的大树,向上看全是屁股,向下看全是笑脸,左右看全是耳目。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们处在社会底层的话,往上看只能看到别人的冷屁股,只有爬上去了,再往下看看,才能看到巴结的笑脸。你们文人不是也有一句古话嘛,叫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既然苏大哥不愿与那些鱼肉百姓之人同流合污,自己关起门来过过清爽日子岂不是也很美妙?“

“没想到姑娘一介女流,竟然能有如此透彻的简介,小生佩服!“苏大哥由衷地感叹道。

“这有啥,“被一个大唐探花一夸,我都不好意思了。要是让我现代的那些天天骂我蠢货的老师们知道连探花都夸我如此有学识,还不气得鼻子冒烟了?”我有个闺蜜叫玲玲,和你一个德行——哦,不,和你一样道德高尚,经常把什么理想啊人生啊挂在嘴边上。每天都跟打了鸡血一样上进,可惜啊,截止到我离开的时候,她还陷在理想的沼泽里痛不欲生呢。这在我们那个时代特别常见,尤其是那些被老师们骗了的好学生,费事巴力地考上大学,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目标,可惜好多人连工作都找不着呢。二丫我算是看明白了,不管在哪个时代,理想都是奢侈品,哪儿那么容易实现呢。“

“什么?“我嘴瘾过得正爽,苏大哥却听得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