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秦宝山熟悉手扶拖拉机的结构的话,直接把手扶拖拉机那一套移植过来就是完美的坦克的动力系统了,现在也只能交给手下的人去做了。
秦宝山只是具体说思路。他把自己这一套系统一边说一边画了出来。与此同时,前面的驾驶员的操作呼之欲出了。和t-34坦克一样,用的都是三板三杆的布局,这可是得到斯大林大奖的经典布局。
三个板都在脚下,和汽车一样,分别是脚下踩的离合器踏板、刹车踏板和油门踏板。三个杆,分别是变速杆和左右两边的侧离合器的操作杆。
这样整个坦克的动力设计几乎就已经出来了。不需要匹配的多么精准,只要能够把它弄出来,只要能开动起来,只要在开动的过程中不出大问题,那这就算是大功告成了。就和那些普通技术工人在自己家里造车,要求基本上就是一样的。
秦宝山说的这些,都是相当重要的,在场的人听得很仔细仔细。等到秦宝山说完整个系统之后,马三宝皱着眉头开口了:“如果这样搞的话,那么驾驶员该如何操作变速箱呢?变速箱的档位杆该怎么设计?”
在这个时代,普通的汽车发动机在前面,把动力传递到后面的轮胎上去,驾驶员的身边就是变速箱。坦克的发动机在后面,通过传动轴,把动力传递到前面来,变速箱也在驾驶员的身边。所以驾驶员在操作换挡的时候,那根换挡的档杆,直接就是塞到变速箱里边去的。而现在秦宝山想要把变速箱放到后面去,这就出现一个问题了,怎么换挡?
当听到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的时候,秦宝山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这个时代的坦克动力传递路线都会那么复杂,难道就是因为变速杆的原因吗?
“这东西根本就不是问题。”秦宝山随口说道:“我们可以用换挡拉杆。可以用一根杆,通过这根杆的转动和前后移动,来实现换挡的目的。也可以用两根变速杆,分别模拟两种操作。”
换挡杆的操作,要么是左右动,要么是前后动,在拉杆上,只要能传递了这两个动作,那就足够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代,才有这个问题。到了后世,所有的车辆变速箱距离驾驶员都很远。有的是通过拉线换挡的,大部分的轿车都是这种方式。货运车辆那个变速箱比较大,所以用的都是换挡拉杆。
秦宝山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在场的人眼睛都亮了起来,尤其是那些从美国回来的技术人员更是非常的惊叹。秦厂长实在是太厉害了,简简单单就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现在他们在看着那张潦草的设计图,却突然发现,这张图纸其实可以放大成为中型坦克,甚至是重型坦克,秦宝山现在的设计,简直就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可以说是一次坦克设计的革命。(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