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历史偏差(五)(1 / 2)

抗日之少年将军 飘逸 3152 字 2022-12-11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第161章 历史偏差(五)

五台县李家寨,八路军115师师部,林师长紧皱着双眉,他不了解这个林俊,一个只有八岁的小孩,难道真有如此的能力?可是由于阜平是太行山区临近华北平原的出口,是连接山西和河北的关键点,这里处在平绥,同蒲、正太,平汉铁路的中间,地理位置十分关键。

而且还是山区地形,中央研究的结果就是应该占领这个地区,以五台县为中心,建立抗日根据地,可以有效的打击日军,配合国军正面战场的战斗。

对国民党的抗战本质,中共上下是有清醒认识的。大批的部队南撤,留下的游击武装不是太多,坚定的抗战分子更是不多。根据中央指示,八路军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战原则,建立统一民族阵线。主要任务是打击鬼子,发展壮大自己的武装,对国民党军队是以团结为主。

根据潜伏阜平地区的情报人员报告,林俊就是一个新军阀的代表。生活腐化堕落,贪图享乐,虽然此人对百姓不错,但是心狠手辣。在对待汉奸和土匪方面几乎是赶尽杀绝一样。

根据了解的情况,林俊此人十分贪财,聚敛大量的钱财,这样的人随时都有投降的可能。他全力经营龙泉城,放弃阜平县城,竟然凶狠的毁掉一座县城,把那里变成无人区。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还没有研究明白。

看着手里中央特科转过来的材料,根据阜平特委的汇报,林俊在龙泉城周围大肆清除异己。很多情报组织被驱逐出境,要求国共双方的情报组织公开机构,这怎么可能做到。

蒋介石的合作不过是表面上的,无时无刻不想着消灭中共军队和组织。按着林俊要求的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已经过去十几个小时,发生在梁纲地区的战斗自己也清楚。龙泉军是真正的抗日军队,这是不容置疑的。

国民党军队坚定抗战的大有人在,太多的将领牺牲在抗日战场,可是意思形态和思想路线的不同,毕竟不能达到完全的融合,斗争是不可避免的。

林俊这样的人,代表着典型的大地主,封建官僚阶级,是不会真正站到人民一边的。

拿着电报看着地图,林师长明白林俊的意思,不过是打算让115师出动部队,牵制围剿猎豹别动队的日军,这是义不容辞的事情。

对这样的事,林师长不可能自己单独决定,这关系到很多问题。对随同王正洲前来的通讯组长耿亮说道:“耿组长,这是我们的密码代号,何以通过正常的军内电报进行联络,不用建立单独的联系。我们分属两个战区,战斗还是要上报批准的。对于协助友军的行动,我们义不容辞。请回吧。”

耿亮笑笑:“那好,我们返回向司令报告。”

耿亮只是一个通讯组长,他来到这里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和八路军单独的联系。具体联系上以后,有什么事,不是他能知道的。既然人家这样说,他只有返回。

安排走耿亮,林师长对王正洲说道:“我把情况向军部报告,你返回阜平,请示北方局领导。军事问题我能决定,其他问题我不方便参与。”

王正洲返回阜平,林师长看着手里林俊的电报说道:“命令第686团向涞源方向展开有限进攻,第685团向蔚县进行佯动,牵制日军兵力,配合龙泉军的战斗。”

当林师长下达命令的时候,正是夏荷的部队向狼牙山和南画猫的日军发动进攻的时候。刚刚成立的晋察冀游击区各地的游击队,几乎同时根据八路军师部的命令,向周围的日军展开佯动性进攻。

“报告”一个鬼子兵冲进已经倒下休息的藤田忠武房间:“报告大佐,龙泉军全面跃过唐河,向狼牙山和南画猫皇军阵地发动进攻。”

藤田忠武大佐激灵一下坐起来,他没想到林俊真的敢越过唐河向这里进攻。林俊总兵力也就只有两三千人,他要留下防御龙泉城的兵力,能出动的部队不会超过一个团,深入到日军占领区,那不是找死吗?

藤田忠武立即把情况报告给八角木少将。接到报告的八角木少将,一面命令驻守狼牙山和南画猫的日军两个大队全力阻击进攻的龙泉军两个营,一面向梁纲地区增派第2大队。同时把情况上报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接到报告的寺内寿一大将倒是没有什么惊慌的,本来想引出林俊的龙泉军,但是没有成功。这一次竟然让林俊的部队离开阜平,真是天赐良机。把事情交还给了参谋次长河边正三少将,在第1军的部队当中,抽调部队截断林俊的后路,把龙泉军主力消灭在梁纲地区。

河边正三当然不敢怠慢,这可是良好的机会,这个时候华北的战事已经基本停止,日军逼近黄河岸边,只是差晋南战役没有结束。卫立煌的部队还在抵抗,正在拟定进攻晋城,长治和运城。

他命令在石门的第5师团出动一个联队,向阜平进攻,在太原的108师团抽出一个联队,保定地区集中第4独立混成旅团,和保定独立守备队,向阜平地区大举进攻。

可是日军调动只是下达命令,解决不了林俊现在的进攻。南画猫阵地和狼牙山阵地的日军,被王强和陈峰的两个营死死压住,不断的向阵地集中,防止被突破。战斗成胶滞状态。

在两个阵线的中间地带,谭登江指挥第三营在向日军警戒防线靠近,这里是两个大队的结合部。

在一条山里小路的边上,日军两个中队分别隶属于两个大队,为了防止山里的猎豹别动队突围,日军在山边燃起一排的火堆,加强了山里的警戒。

谭登江看着远处的日军防线说道:“郝连长,第七连担任突击队,第八连和第九连在撕开日军阵地之后,迅速向两侧进攻,扩大出口。只要接应到别动队,立即后撤,三个连向唐河方向撤退。”

郝民力点点头:“明白,日军防线很薄,根本扛不住,为什么韩队长不突围。”

谭登江说道:“别动队已经弹尽粮绝,他们和五六倍的日军在这里战斗三天时间,已经是强弩之末。即使冲出来也会再次被包围,后果会很严重。不要再说了,我知道你的意思,按着司令的计划执行。”

“是”郝民力点点头,他的意思是第三营在这里突破后不应该撤退,应该反手向狼牙山的日军第1大队进攻,在后面包围日军,会合两个营的兵力,消灭日军这个第1大队。但是营长否决了他的提议。郝民力不明白,只有三千多鬼子。伪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龙泉军独立团会打不过三千日军?笑话。

对于司令的保守作战,不但郝民力不服气,就是谭登江也有些不理解。不过龙泉军的军纪是严格的,他们只能是执行。

郝民力摆摆手,身后的士兵开始向前匍匐前进。这里是蒿草遍地,荆棘丛生,山风吹过,发出阵阵的鸣叫,掩盖住战士们向前移动发出的声音。

郝民力是原来谭登江大刀队的人,现在已经升上连长。全连不管是新老战士,全都是背后一把大刀,这是他们的标志。

对于别人说谭登江怀念以前的二十九军,和龙泉军不是一条心,林俊不置可否,什么也没说。让兵工厂按着合金方式打造了一批大刀,这样的大刀要轻一些,但是钢材质量更加过硬,虽不说是削铁如泥,也是锋利无比。

谭登江感激的五体投地,他不是怀念原来的人,他是怀念原来的部队,怀念那一份抗战的热血。虽然战场上大刀队的拼杀,不一定比林俊的手枪近战要厉害,但这是一股士气,是勇往直前,悍不畏死的一种精神。

第三营是唯一一个装备大刀的部队,全营没有刺刀,短刃是匕首,把有限的手枪装备别的部队。郝民力这个时候就是带着他的全连,前面是四挺轻机枪,后面是大刀队,向鬼子兵的防线靠近。由于这是荒山,树木不是高大,但是荆棘和蒿草倒是很茂密,很好的掩护了郝民力他们靠近。

冬季的气候,西北风吹得很烈,掩盖住部队移动的声音。这是最后一个夜晚,只要明天天一亮,皇军就会在这里四面围攻,别动队再也没有反手的机会。

刚刚调来的日军独立混成旅团的第2大队和宫本三郎的大队合并一起,同时归第2大队长吉村修正少佐指挥.宫本三郎因为损失达到一多半兵力,他的大队已经成为残废。出动飞机配合,没有消灭别动队,竟然损失接近三个中队,没有被当场免职已经是不错的下场。

指挥权当然归调来的第2大队。大队长吉村修正少佐可是踌躇满志,他等于捡到便宜。

猎豹别动队已经是弹尽粮绝,他们一天的时间,几乎没有动用过机枪,虽然单兵射击很准确,简直称得上恐怖,但是他们在飞机的配合日军的攻击下,不断的后退,一再的放弃阵地。这个时候已经被压缩在这个不足几千平方米的绝地。后面是一个断崖,前面是开阔的山坡,只要明天天亮,就是步兵不进攻,只是飞机轰炸,就会让别动队全军覆没,功劳简直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