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维奇有点伤心。
伊娃向薛剑强介绍:“目前米高扬设计局每天可以生产三架蚊式轰炸机,一个月九十架,速度飞快。”
薛剑强皱着眉头问:“一天才三架?不能更快一点吗?”
格列维奇说:“不能再快了,这飞机也是相当复杂的!”
事实上,他们是故意放慢生产速度的,毕竟订单只有四百架,要是一下子做完,工人又没活干了,那岂不是蛋疼。
薛剑强觉得也有道理,一天三架,一个月九十架,相当于一个月八路军就要多出两个团来,真不慢了。好吧,那就一天三架好了。
“飞机制造的模具和相关设备,还有图纸,都给我一份,我的客户要。”他说。
格列维奇警惕地问:“他们想干嘛?”
薛剑强倒也实诚:“他们想自己生产机身。当然,也仅仅是机身,其他部件他们是没法制造的,包括起落架和轮胎,都得进口。”
伊娃觉得自己的脑子有点儿不够用:“那他们买模具干嘛?费这么大的劲整个壳子,有意思吗?”
薛剑强耸耸肩,说:“人家图的就是一个自力更生的劲呗。”
格列维奇倒挺欣赏这种奇葩行为的:“哟,还有自力更生的意识呀?有这种意识的非洲国家挺少了!行,卖给他们,全套卖给他们!”
薛剑强侧目:“这么大方?”
格列维奇拍着胸口说:“我们俄罗斯人就是这么大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然,大方的原因是机身其实不值钱,值钱的是子系统,这个就没必要跟狗大户说了。
于是,这笔订单算是谈妥了。米高扬设计局将用提供全套的图纸并且制造两个用于制造机身的模具,连同全套设备一起卖给薛剑强,卖得还非常便宜。按米高扬设计局的想法,他们巴不得非洲哥们拿着模具疯狂制造机身,然后找他们买各种子系统,到时候价格那么一提,岂不是美滋滋?
“对了,普卡拉攻击机的生产怎么样了?”搞定了这一笔,薛剑强又关注起了普卡拉攻击机的生产。
格列维奇说:“那个没有蚊式轰炸机这么快,毕竟是金属机身,加工肯定没有木质机身这么方便的。”
薛剑强问:“造了几架?”
格列维奇说:“这款攻击机我们保持着两天一架的生产速度,已经有三架完成了调试,马上就可以开走了。”
薛剑强说:“加快进度,那边等着用呢。”
这段时间苏联又送了两批被俘的德军军战俘过来,其中包括四十多名战斗机飞行员,同时又有十几名华侨飞行员前来投奔,八路军现在是人等飞机,这生产进度真的有点慢了。
格列维奇说:“放心吧,我们会加快生产进度的。”
薛剑强忙个不停,他们其实也没闲着,除了想办法从阿根廷又弄了一批普卡拉攻击机过来翻新改装之外还自己动手生产,这不,生产已经步入正轨了。其实开足马力生产的话可不止一个月十架,但是他们...(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