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步兵主要装备的迫击炮,是在民国十二年(1923)仿制英国斯托克斯式迫击炮,叫“沪式”82毫米迫击炮,全炮重68千克,弹重3.8千克,最大射程2.8千米。
后来的民国二十年(1931),南京金陵兵工厂仿制法国勃兰特式81毫米迫击炮,叫“二十年代式”迫击炮。
1932年,南京正式成立了迫击炮厂,主产82毫米迫击炮;左教官带来的正是这81和82的两种迫击炮
注:抗战中后期,仿制和进口了50、60、105、120、150毫米的迫击炮。日军的有80、89、120毫米这几个型号的迫击炮。
迫击炮是采用炮口装填、发射带尾翼弹的曲射滑膛火炮,通过抛物线式的炮弹落体,能射击遮蔽物后方的目标。
迫击炮诞生于日俄战争时期,后来经英法改造,虽然简易但在山地作战中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至今都是是各国步兵的常备武器之一。
迫击炮有炮身短、射角大、弹道弧线高、杀伤力大、操作简便、轻便灵活等特点,所以,自问世以来就一直是支援和伴随步兵作战的一种有效的压制兵器,是步兵极为重要的常规兵器。
但是由于军工的落后,国军装备的不多,只有师团级才能装备到82迫击炮,到了抗战开始后,才在甲种师的营连级装备了60迫击炮(每营有机炮连,装备4挺重机枪和2门迫击炮)。
左教官简单介绍了迫击炮,接下来重点讲解了迫击炮的几种瞄准方法,书本内课堂上,教官也有讲,很详细的方法,不过在实地,还是不一样的,大家边实操边学习。
一炮手是瞄准手,携带瞄准镜和炮身,二炮手携带炮架及装填炮弹和配合一炮手瞄准,三炮手携座板及传递炮弹。
迫击炮是曲射炮,根据射表计算射击诸元,定左右方位,有角度盘,每个刻度代表多少米,每门炮出厂时都有设定的。
摆定和微调好左右方位,再根据目标距离,调整炮口到这个距离分划上,加上气温、药温、风向、风速、高差等因素,就算是瞄准了。
这里还有个目标距离测定,有几种临时的土方法,就是跳眼法测距,面向目标,伸出右手大拇指于两眼之间,闭上左眼,用右眼通过拇指的一侧对准目标。
然后用左眼通过同一侧观察,记住左眼视线对准的的物体,估算出该物体与目标之间的距离,然后乘以十倍,便是目标的距离。
其他的方法有用臂长尺测、自体测距、军用望远镜测量、目测距离等,也有根据视力、目标清晰程度和实践经验来判定日间和夜间的距离。
至于对于隔山打的情况,就在山头设个观察位,用光学器材(方向盘、炮队镜)把观、炮、目的相对位置测出来,解算成射击诸元,通知炮阵地。
这些活,类似超视距的大炮瞄准一样了,属于炮兵们干的了;但步兵能掌握了,则是更好了,可以呼叫炮兵,进行炮火支援;不过这个在那个时代,对于中国军队来说,对于步兵来说,是很理想化的事情。
确定射击诸元后,试射炮弹,待炮弹落地后再根据炮弹和目标之间的方向和距离偏差,做出射击诸元的修定,再射击,一般3次调整基本上准确无误。
对于国军来说,迫击炮属于高端武器,弹药不是很充足,需要省着用,所以要求炮手很精确的计算距离。
而日军的炮手,则很厉害,为啥,和人家步枪手一样,是在训练时候,用弹药喂出来的,打了很多次了,自然就熟能生巧了。
而国军的炮兵,舍不得弹药,平时训练打的很少,上阵后自然就没有人家厉害了,在和敌人对打迫击炮时候,会落于下风。
这些话是老黑等左教官走了后,才偷偷告诉大家的,以后如和日军交手了,要非常小心日军的迫击炮,特别是机枪手。
喜欢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请大家收藏: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