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投降(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师部单位在二战期间,每个国家根据部队的使命和需求,给予的定义也完全不一样。

一般来说,以铁血军的这种2万以上的庞大的编制来讲,其中真正的步兵不足60%,也就是不到1万3千人,其中包括补给部队,战地医院,高射炮部队,维修部队等等占了额外很多名额。

而在毛球军团,比如医院,师部是没有,一般军部才会有医院,包括日军的甲种师团,光是骡马部队就有1000多人,后勤的部队占据的份额较大。

毛球军团的步兵师基本保持在8000-10000人,其中除了师属炮兵以外,90%的兵员都是步兵战斗人员,毛球军团的子更看似精简一些,但是作战效率似乎不低,唯一就是这样的毛球军团单位抗击打的能力并不强,因为后勤很弱。

铁血军的部队就是为了抗击打能力强,才设了这么多臃肿的单位,保障强大的后勤。

至于花旗的陆军编制,可能与它所遵循的优势火力思想有关。

你想啊,从班排一级到师一级,各种火力支援武器的编制可以说占用了花旗师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编制,再加上数量不菲的辎重部队。实际花旗师的标准野战步兵人数不见得比意志军人数多多少。

而苏联的编制比较特殊,炮兵很多时候是相对独立的大火力单位,例如炮兵师编制。

这样一来,小编制的毛球师部,机动灵活,也方便司令官进行调配。

而铁血军步兵师,讲究的战线压力和军事防御,火炮的压制,所以一定编制数量是必不可少的。

唐青宇要重新规划,肯定是要按照这个发展,保持一定的特色。

此时,铁血军正在忙忙碌碌,不是调整阵地,就是处理伤员。

毛球军团被团团围住,阵地都缩了一半,哀嚎声响彻了天地,这些都是一场大战之后,所造成的结果。

药物的缺乏,让苏联战士大片大片的死亡,很多伤员都受到了感染。

阵地上到处都是随时可以死去的病号。

哀嚎遍野。

为了不生蛆,产生强大的传染源,不得不抛了一个深坑,然后把尸体扔进去,掩埋了。

望着阵地上那种凄凉的景色,科涅夫此时的心情无比的糟糕和沮丧,作为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竟然也和巴格拉米扬一样,成为了铁血军的败将。

无比的挫败感让他久久的坐在阵地上,犹如雕像一样。

原来突围前的十二万人,现在竟然只剩下了六万,枪支弹药缺乏严重,根本就不能支持几天。

没有药,没有吃的,一种强大的恐惧感笼罩着他。

这些和他一起被围困的毛球军团,已经再也没有机会回到苏联了,除非这些黄皮猴子放开了包围圈,让他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