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一十一章:严凯的一番谈话(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山下上尉。你的也知道,这节日里,我的手下勇士已经忙碌了好几天了,也需要休息的。”秦子卿立即装出一副犹豫不定的表情迟疑道。

“少佐阁下。刚才卑职确实唐突了,还请您原谅。有得罪的地方,我的向您表示道歉。但都是为了天皇陛下的圣战,还请您多多关照!”山下看到还有希望,立马就向秦子卿恳求道。

秦子卿装作考虑了一会后,这才缓缓地说道:“山下上尉,现在时间已经耽搁了不少,要继续运送也行,不过,你必须答应我的一个要求,就是不再阻挠我的车队了。”

“哟西。我的保证不再有人阻挠你们车队。”山下听到秦子卿已经答应了,立马就松了一口气。但他怕秦子卿会反悔,有补充了一句道,“少佐阁下,我这就通知沿路的各哨卡和据点,不得阻挠你们。”

“哟西,为了天皇陛下的圣战,我们也只能继续运送物资了。”秦子卿便装作十分勉强地答应下来。

“那就辛苦少佐阁下了!我的就开路。”山下见此事已经说定,便急忙要离开,朝秦子卿顿首告辞道。

“哟西。”秦子卿也微微地还个礼,将戏演得更足些。

望着离去的山下一伙小鬼子的背影,陶先知非常佩服秦子卿刚才欲擒故纵的果决。由衷地高兴说道,“秦团长,您真是太神了!这也行啊?嘿嘿 ……”

“快走吧。这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了,严旅长他们可能都已经快走到了。”而秦子卿也不由地微微松了口气,催促了陶先知一句。

“遵命!”陶先知立马高兴地回应了一声。

果然,再次遇到一个哨卡时,那小鬼子只是看了看车队,便挥手放行了。

如此一来,秦子卿他们倒是提前到达了崇岚附近的汇集地点。

“秦团长。好像咱们是先赶到了,周围都没有发现严旅长和吕副团长他们。”陶先知命弟兄们在附近找了一圈后,并没有发现自己的人,便向秦子卿报告道。

“那你们就先在这儿隐蔽好,我带着侦察连连长到前面去看看。”秦子卿考虑了一下,便决定到见崇岚据点去侦察情况,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那你们小心点。”陶先知知道自己劝阻不了秦子卿,于是便关切地说了一句。

“严旅长。您在笑什么?”吕文杰看到严凯似乎一直在微笑着,便紧赶了几步,跟上来好奇地问道。

“嘿嘿……你说,秦子卿带着这么大的一支车队,此时会遇到什么呢?想到这就突然觉得有些好笑了。”严凯转过头看着吕文杰说道。

“部队需要休息一下吗?我们下面的行动虽说不会是很艰巨,但不休息的话,还是会影响体力的。”严凯随口就朝吕文杰说道。他心里非常清楚,现在的这些弟兄,还不是那么适应强度的节奏。

“估计应该还行吧?这才跑多少路呢?一天跑个八十里地,这不是咱们部队的正常行军标准。”吕文杰却不以为然地回答严凯。

“吕团长,你说的是我们的老部队。但这些弟兄们,哪里能跟老部队相比呢?这得有个适应过程,我们不能操之过急。”严凯便微笑着向吕文杰解释了一句。

“那就先休息十分钟吧。”吕文杰便回应了一句,然后朝一位参谋说道,“通知部队休息十分钟。”

等待弟兄们都坐下休息后,他又认真地朝严凯问道:“严旅长。我能问您个问题吗?”

“有什么问题尽管问,能回答的我一定尽量回答。”严凯听到吕文杰这么认真的问自己,便立马回答道。

“我和许褚都有些奇怪。我们二个好像不大受欢迎,谁都嫌弃我们俩,嫌我们老给部队惹麻烦。而您却一下就将我俩都要过来,是不是觉得我们……”

“吕副团长,这是你们自己想多了。其实,我在司令部时,参谋长和政委都是在推荐你俩的,参谋长好像还觉得你们都是非常有才智的干部呢。当然,最先还是政治部主任给我推荐的。”

严凯一听,就明白吕文杰想说什么,怕在他们心里留下阴影。于是,不等他说完就立马打断了他的话,并半真半假地忽悠了他一句,说军区首长都非常重视他俩。

“是吗?”吕文杰却仍有些怀疑地问道了一句。

“当然是了。要不然,首长怎会亲自带我到政治部给你们办调动手续呢?不过,我也了解一下你们的一些情况,觉得主观上,你们是积极主动的。敢打敢拼才会赢,这一点,我认为很重要。”

于是,严凯便决定干脆直白地与他说出自己对他俩的看法。

“谢谢!”严凯的话却让吕文杰非常意外。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们被不少同事所误解,于是,愣怔了一会后,便非常感激地回应了严凯一句。

“不用客气。这其中,我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我觉得你们俩合适我的脾气。真的,我自己也是磕磕碰碰地走过来的。”严凯看着吕文杰坦言道。

“要说受处分的事。也许你俩加起来还没有我的多吧?自参加红军以来,我身上背上的处分,就像大家所说的那样是身上的虱子多了不嫌痒。但是,组织上并没有嫌弃我,一样给我机会不是?

“ 我们怎能与您比呢?到哪儿都受欢迎。”吕文杰沉默了一会儿自嘲道,“而我们到哪儿都是惹人厌烦。就像是瘟神一般,到哪哪就总出事。”

“直白告诉你吧。那完全是你们自己的逆反心理在作怪,无形中就与大家不合群了。而你们所追求的,往往又是想用最好的结果来证实自己,弄得事与心违,反而搞出的本不应该有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