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很清楚,同样作为女人,无论怎么说对自己丈夫心中还有别的女性都难以接受。但既然儿媳心意已决,想要这个孩子,不得不忍辱负重,要怪只能怪这段荒唐的婚姻。
通过一连几天用这样的办法,夫妻之间的房事十分顺畅。在一个多月后,妻子终于发现自己成功怀孕。不过丈夫对妻子的怀孕反应颇为冷淡,毫无一点欣喜之情。倒是公婆二人非常在意,对身怀六甲的儿媳悉心照料。在转年的七月份,儿媳诞下了一个女婴,便是维卡莱娅。
让妻子更加伤心的是,就是自己生产当天,丈夫都没有陪在自己身边。他去了马洛卡岛和一帮狐朋狗友玩乐了一个星期,公婆也根本无法联系上他。当她独自在医院产房中,边看着熟睡着的女儿,边默默垂泪。她不恨对自己无情无义的丈夫,只恨父亲当年一时冲动的承诺,害了自己的后半生。
于是她给女儿起名叫克里斯蒂娜·罗伊·维卡莱娅,维卡莱娅是祖母的姓氏,而没有跟巴洛托的家族姓氏。祖父祖母基于自己儿子的所作所为,对母亲的决定表示理解与认同。
维娅就在父母这样的感情基础下出生,从咿呀学语到逐渐记事,因为父亲经常以各种理由不归家,大部分时间都是祖父母和母亲陪伴,尤其是祖父祖母,非常疼爱这个孙女,祖父还把自己年轻时候在长枪党的故事不厌其烦地讲给维娅听。
维娅的父母是在她五岁时正式离的婚,就连祖母都觉得两人的婚姻能坚持那么多年简直不可思议,虽然这段婚姻实际上早已名存实亡。
父亲自从离婚之后,人变得很颓废,几乎很少再回家。他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已经不报什么希望,常常酗酒、惹是生非,对家里的妻女完全抛到了脑后。因此母亲在离婚之后,仍然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没有离开巴伦西亚的老宅。祖母也拿她当做亲生女儿一般看待,甚至比自己那个嫁出去的女儿还要亲,这也为后来家中新的矛盾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维娅还有个姑姑,她比自己父亲要大两岁,二十六岁那年嫁给了巴塞罗那的一个海员。因为巴伦西亚也是个海港城市,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人对海员职业很是看重。而且姑姑和父亲不同,她是自由恋爱,与临时停泊在巴伦西亚港口一艘货船上的二副一见钟情。所以祖父祖母没有表示反对,于是她在结婚以后就随着夫家定居在巴塞罗那。
可姑姑在结婚六年之后,和丈夫也没有生育出孩子,这让夫家的家族长辈颇为不满,经常对她冷言冷语,指指点点,让她备受压力。于是有时候姑姑会从巴塞罗那回到巴伦西亚的娘家暂住几天,在祖母开解心扉之后,又再回去。
直到维娅的父母离婚以后,姑姑发现维娅的母亲一直住在祖母家中,而自己的弟弟却沦落在外,加上在婆家受了不少气,所以心中免不了对这位弟媳心生不满。
有时候在祖母面前说弟媳的坏话,有时候也当着弟媳的面指桑骂槐,更有时候对小侄女看不顺眼,骂骂咧咧的。这些维娅的母亲都看在眼里,虽然始终隐忍不言,但最终还是打定了离开的主意。
她将自己心中的打算告诉了公公婆婆,祖母对她好言劝慰,维娅的姑姑只是想发泄一下在婆家所受的怨气,并没有要赶她走的意思,但母亲心意已决。只不过她希望能带维娅一起走,祖父祖母开始时也很舍不得这个可爱的孙女,但想到毕竟孙女和自己是隔辈人,和母亲才算最亲近,只好忍痛答应了儿媳这个要求。
“那你回徳国以后会去哪呢?是回你父亲在弗赖堡的住处,还是什么地方?”祖母问。
“父亲在弗赖堡确实还有座宅子,但在战后已经被国际法庭拍卖处理了。我准备回我母亲的老家汉堡,那里还有我一个表哥在,他叫汉克(hank),我准备去他那里寄住。”
“那他会收留你们母女俩吗?”
“应该会的,表哥汉克当年是个中立人士,从不参与纳1粹的活动,而且他心地不坏,在我小时候他也很疼爱我。另外他现在在汉堡一个行政区的教育机构里任职,克里斯蒂娜这么大也早该上学了,他可以帮忙给孩子找个不错的学校。”
祖父祖母经过商量,想想这样也好,如果有表哥汉克这层关系,对于孙女的教育会更有保障。而且此时的维娅已经显现出和平常人不一样的头脑,十分聪明伶俐,对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颇感兴趣。只是由于父亲的出走,还有本地的教育政策等种种原因,始终没有接受到正规的学校教育。而这一年维娅已经七岁了。
就这样,母亲独自带着年幼的维娅踏上返回德国故乡的路。祖父祖母给这母女俩塞了足够的钱物,含泪送别。小维娅拉着妈妈的手,一步一回头地望着离自己越来越远的祖父祖母,对这两位老人站在巴伦西亚老城巷口老泪纵横的画面深深铭记在心,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