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章 良辰(1 / 2)

空间之丑颜农女 乱莲 4604 字 7个月前

青璃也觉得自己叫得特别没有诚意,这个称呼更别扭,她还没有完成内心上的转换,从心裏往外觉得自己是一个待嫁的黄花闺女。

父子二人说着,进入到喜堂内,人都到齐了,鸦雀无声,青璃感受到一股冷气,她心中微定,淳于谙来了。

淳于谙眼神暗了暗,最近大秦泗水城里出了点变故,随时有可能异动,他是军中主帅,实在不得已而为之,只是心中愧疚,觉得在大喜之日,对不起青璃。

“璃丫头,娘的璃丫头啊!”

严父慈母,在淳于家正是如此,淳于老将军对待三个儿子很严厉,也很少表现出来关心,青璃觉得,这种父爱是深沉的,只是默默地展现着。

“走,我和你一起去!”

淳于谙很紧张,以前总是希望有这么一天,到了眼前,那句“娘子”又喊不出口,他走上前,帮着青璃捶背。

姐妹几个人前前后后沿着村中的主路走,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路过莫六婶子家,家里的门突然开了,莫六叔,六婶,莫子山和王小翠依次从裏面走出来。

青璃没有理会旺财,现在她和淳于谙正式成为夫妻,就算做点什么也是正常,完全不怕遭人诟病,旺财想要看,就让他大大方方的看好了。

青璃比淳于谙更生气,今日是她大喜的日子,如果大周士兵战败,她不就成了不详的象征?

对于此,青璃到时觉得没什么,远嫁都是新娘子自己上路,最多男方家里派人来接,还没见到哪个新郎官亲自来接人的。

喜娘用棉纱绞了几下,青璃的脸色微微红润,她的脸颊和剥了壳的鸡蛋一样,白|嫩的闪着珍珠的光泽,一点汗毛孔也看不见。

“吉时到!”

百姓们自动自觉让出一条路。一抬火红的花轿,停在马车的车门处,青璃在喜娘的搀扶下,挺着僵硬的背下了马车,直接踏上花轿,她对着前面城门方向的士兵们,挥了挥手。

一夜无眠,淳于谙精神很好,他穿着将士们早就准备好的大红色喜服,平日严肃的面色,在今天也柔和了一些,士兵们连连道着恭喜,让他恨不得飞到关内。

“小妹!”

“娘,于嬷嬷提过,我也知晓。”

水零欢的话音刚落,片刻之后,喜娘又进了门,这次她手里拿着五色棉纱,请青璃坐到梳妆台前,于嬷嬷在一旁小声解释,这道程序为开面,用棉纱绞去脸上的汗毛。

凤冠霞帔很沉,坠在青璃的头上,让她感到不适,马车前行,青璃听见后面刘氏哭喊的声音,似乎在追着马车跑,她忍不住想要打开车窗,探出头去,被车内的喜娘阻止。

挑开喜帕,青璃这才能打量周围的布置,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套间,布置得简洁明快,外面的偏厅稍微奢华了一些,有她惯常坐的沙发,一切布置和闺房差不多,看来文氏用了心的。

晚风轻轻拂过,细碎的发丝被扬起,青璃用手抚了抚,拉着水零欢,赵羊羊,沈冰雨等京都来的好姐妹,在村里转悠,明日她要离开,琐事繁多,只能趁着夜晚,四处遛弯,探看下族人。

农历五月二十三日的晚上,天刚刚擦黑,青璃家的小院里就挂起来大红灯笼,看着分外喜庆,今天是青璃在家里最后的一个夜晚,明日这个时候,她应该在去平阳的路上。

忙碌的时间过的很快,青璃只觉得在闺房中和姐妹们闲聊了几句,就到了下晌,马车不能走太快,刘氏和莫如湖怕路上耽搁太久,想让她提前离开。

女子出门前要哭嫁,青璃不想哭,不过她见刘氏流下眼泪,大伯娘也眼睛红红的,受到这种情绪感染,也跟着掉了几滴眼泪。

“没想到,这次爹也从沐阳回来了。”

淳于家请来的喜娘,早早就来到村里,按照习俗,喜娘要跟着马车一起回去,有人看着,进空间不方便,吃糕饼也会被抓住,这注定是一个让人难忘的日子。

族人没有什么学问,说出的话都是发自内心的,带着浓厚的情谊。是啊,无论嫁或不嫁,人生一世,活着是为什么呢,不就是图个痛快,青璃不会委屈自己。

“璃丫头,以后嫁人了,也要快快乐乐的。”

门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乱糟糟的,有族人的喊叫声,恭贺声,小娃们的笑闹声,交织在一起,而这边,经过喜娘再三催妆,青璃不耐烦,决定自己动手上妆。

“少将军,不好了,有敌情!宇文鲲领着大秦人马从泗水城杀出来了!”

赞礼者是宫里来的太监,代表皇上,先是传圣旨,众人跪下一片,淳于谙迈着大步走上前,牵着青璃一起跪下听旨,接着按照京都的习俗,三跪,九叩首,六升拜。

这么久,宇文鲲那边一直没有动作,青璃每天都打起精神防备着,她的家人是软肋,对方不可能不知道,难道是大哥暗中派了人手保护,所以才没出差错?

“没有关系,正好零欢,羊羊她们也在。”

家里人见到青璃,都会嘱咐几句,同样的话,爹娘说一遍,大伯大伯娘说一遍,其余的族人亲戚也要说,青璃听着耳朵都要起茧子了,无非就是女子婚后当如何,不要总是惦记娘家琐事。

青璃不耐烦,连续叫了几声,也觉得自己和一个机器人一样,她保证,若是“淳于魔头”这个称呼,一定带着强烈而又复杂的情感。

那些惨白的脂粉,她没有涂抹,只用了一点粉色的胭脂涂抹脸颊,又抹上大红色的唇脂,于嬷嬷帮着她画眉,将头发挽起,梳起妇人发髻,即便是淡扫蛾眉,红唇芙蓉面,依然美得惊心。

“恩,现在村里的新粮种不错。”

“莫小姐,您皮肤也太好了吧,脸上根本没有汗毛。”

莫六叔面色纠结,想了想,还是不放心,嘱咐几句,作为族人,虽然很希望有青璃带领大家一路致富,可是现在她马上成了淳于家的人,总是操心族里,这不合适,他们没啥本事,帮不上大忙,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拖后腿。

村里真好,不同于京都的奢华,和农庄也不太一样。这裏有淳朴的村民,他们过着宁静而又满足的日子,没有勾心斗角,也不需要学习规矩,为人情往来而苦恼。

一晃过去这么多年,就和梦一样,家里真有他一个独苗,他把青璃当成了亲妹子,眼看亲妹子要出嫁,那种心情难以言喻,他想着,若是莫子归不回来,他就可以背着她上马车,上花轿了。

文氏准备的新宅院花了心思,在平阳最富贵地段,宅院不大,是一所三进的精致小院,假山流水,仿照京都的风格,几百匠人忙活了十多人,总算收拾妥当。

“娘子,我要出关……”

“空气真好,如果让我一辈子生活在这个地方,我肯定愿意。”

若是沈冰雨嫁给米栋,水零欢嫁入米家,可不是以后要抬头不见低头见了。

“是很累,从昨天早上到现在也没有吃东西。”

说这个话题,刘氏显得羞涩,她鼓起勇气,继续道,“你年纪尚幼,若是少将军可以体谅你,最好等两年到你及笄。”

“那两个小子,直接扔到新兵营去历练。”

“那么只好用行动来证明了。”

“是不是累了?”

“恩,让你一个个人留下……”

于嬷嬷跟在青璃身后,小声嘀咕。自家小姐什么食量,她这个做下人很清楚,路上特地准备了糕饼点心,无奈又喜娘看着,一直没有机会送出去,自家小姐几乎沉默一夜,盖头遮着,她也不晓得是不是睡着了。

说起这个,沈冰雨不如以往镇定,脸上多了一些娇羞之色,米家是世家大族,在京都有很高的地位,米栋是未来族长,也有不低的官位,她能有什么?最多有点银子,也是比不过米家的。

“六婶,您放心吧,我肯定会,平阳离村里很近,如果有机会,我会回来看看。”

青璃轻笑了两声,下午在山上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谁,见到蚂蚱被吓得大惊失色,连连惊叫的。村里蚊虫多,尤其是夏夜,遇见几个大蜘蛛,水零欢这种小胆子,会吓哭。

青璃以为嫁人之后会自由,不过那只是她单方面的想法,总是回娘家,族人心裏也会有负担。

淳于谙深邃的眼眸里,一道光一闪而过,他顺水推舟,“拜堂了,总要得到正名才是,赶紧给为夫一个名分吧。”

淳于谙面沉似水,眼睛在众人身上一扫,这些丫鬟婆子们哆嗦着,快速跑了出去,喜房内,只剩下青璃和淳于谙二人。

水零欢如一个孩子,脸上堆满纯净的笑意,她的眼睛如星辰一般闪烁,快速的小跑几步,在众人的前面回过头,把双手抬起来,“恩,好像还有种花香的味道。”

淳于谙到现在还没能和淳于老将军说上话,青璃矇着盖头,没见到人,在拜堂的时候,听到淳于老将军说了几句训诫的话。

“混账!你成亲这么大的事,你老子不来,你拜高堂只拜你娘?”

门外,嫁妆的队伍很长,一抬接一抬运往平阳,族中的男女老少等候在村口,目送嫁妆队伍离开,一直到很远很远。

士兵们内心激动,说着吉利话,为了不耽搁花轿进城,众人没有多言。

“不带任何感情,重来!”

门外停着一辆双驾马车,淳于谙没有出现,喜娘解释说,平阳局势紧张,少将军正在关外,只能在二人拜堂才会抽时间回来,文氏留在平阳打点新宅,忙得不可开交,希望她能理解。

青璃回嘴,姐妹几人在一起,小路上充满咯咯地轻笑声,众人好像又回到了以前在天风书院求学的日子,只是转眼间,陆续嫁人,以后在一起,彼此都会改变身份,真的希望还有聚在一起的日子。

水零欢,赵羊羊等人梳妆妥当,陪着青璃在闺房之内,淳于谙那边请来的喜娘为人面善,态度和蔼,讲了一些成亲仪式上的禁忌。

喜房就在隔壁不远处,拜堂之后,有一对童男童女手持着龙凤喜烛走在最前面,淳于谙执彩球绸带着青璃一起走,二人脚下拖着麻袋前行,一共五只,走过一只,喜娘继续递传铺于道,意为“传宗接代”“五代见面”。

吹吹打打进了门,青璃被喜娘指挥着,跨过火盆,门口是鹅卵石铺成的小路,有文氏在一旁陪着。于嬷嬷在后面小声念叨着,似乎不合规矩,但是她很高兴,文氏能这样,就是对自家小姐重视。

赵羊羊捂着嘴,腼腆一笑。在路上颠簸,姐妹们吃尽了苦头,尤其是她,刚来小日子不久,肚子疼得在马车上打滚,丫鬟照顾她,为了不耽搁行程,只得在马车上熬药,当时她就想,只要能见到青璃一面,也就值得了。

五月二十五,良辰吉日,今日是淳于谙迎娶莫家小姐的日子。一切来得如此之快,快到让淳于谙不敢置信,最近喜事颇多,折损大秦五万人马,娘亲和双胞胎弟弟来到北地,带来了新皇赐婚的圣旨。

一路上有唢呐队伍在两边吹吹打打,道路两旁人山人海,人头涌动,平阳的百姓们几乎全数出动来看热闹,花轿路过之时,还能听见百姓们的叫好声,偶尔有几声熟悉的呼喊,来自城北大军的士兵们。

原定下午抽时间来做客,结果京都来人,青璃陪着姐妹们,把原本的计划打乱,只能现在趁着夜色,在村里逛一圈。

“恩。”

门外,不合时宜地禀报声传来,犹如五月天的一盆冰水,把淳于谙浇了一个透心凉,他立刻支起身子,面色严肃,身上散发冷峻的气息,眼中寒光一闪,冷声回道,“知道了!我马上回去!”

淳于谙刚下马,正好和淳于老将军撞个正着,对别人他可以冷淡,对待从小崇敬而又严肃的父亲,淳于谙面带关切。

城北大军的将士们还在守护这片新粮种,今日村里人太多,更是不能懈怠,他们尽量把自己打扮的喜庆一些,分散地站在出村的土路上,对着渐行渐远的马车,心底默念,“少夫人”,再次见面,这个称呼就名正言顺了吧。

“不然呢?我要饿到明天中午。”

“璃丫头,嫁人之后一切以婆家为重。村里你就放心吧,一切都族长呢。”

新婚夜,红色象征的喜庆,同时也象征血腥,既然大秦非要找不痛快,那么正好,青璃心裏堵着无处发泄,缩头乌龟都从泗水城裏面出来了,她不去凑个热闹,宰几个大秦蛮人,是不是太不给面子了?当初说好成亲要在城北大军的面前见证,那么这一次,就当做履行承诺吧!

“好吧,夫君。”

青璃受教地点头,姐妹们都在,两方人也没细说,青璃沿着路转弯,晚上家里地方拥挤,已经和几个姐妹商量好,她们在大伯家歇一晚。

这对青璃来说是一种折磨,惨无人道,饿着肚子拜堂,真不晓得会会肚子饿的咕咕叫,听娘说,很多女子都是这么过来的,刘氏虽然心疼她,这点上坚决不让步。

淳于谙点点头,他舍不得青璃,见她对酒菜没有胃口,吩咐厨房做几个辣菜开胃,两个人坐在一起,说着最近一段发生的事,包括她是如何训练淳于兄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