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清目瞪口呆,不过想想也说得通。
边境城里的百姓都是大昊的百姓,现在司徒骁占据了边城,搞得边城像是叛出了大昊似的,城里的百姓肯定会不满会恐慌,毕竟历史上对待叛军,又不是没有屠城的先例。
边城的百姓何其无辜,他们可没想过要叛国,现在一时被司徒骁的军队武力镇压,但说到底这些百姓都不是司徒骁的人,有异心是肯定的,想必司徒骁也考虑过日后城里百姓跟敌人里应外合的状况。
如果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安全感,底下的将士又怎么可能睡个好觉,而且随着天气越发变冷,对城里人的日夜巡逻和看管也让士兵们吃不消,过于浪费人力物力了。
如果不能归顺,这些人对司徒骁来说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
屠杀是不能的,就算是为了他日后称帝的名声着想,这个时候也不能对无辜的百姓下屠刀,他虽野心勃勃,但还不至于残暴冷血到这种程度。
只需要将有异心的人驱逐就行,这些人自然会去禹州城那边寻求帮助,还能给李长亭他们制造一些麻烦。
可以说,李长亭完全把司徒骁的心思摸了个透,这边刚说完司徒骁可能赶走城里的百姓,那边司徒骁便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安排了。
司徒骁广发告示,然后挨家挨户通知,让那些不打算归顺他的人在一天之内离开边城,但是一旦离开只能带上除钱财外的私人物品、三天份的粮食和少量厚衣服,这些东西可以确保他们在赶到敌方军营或禹州城时不至于饿死冻死。
司徒骁满以为自己还算人道,虽说边城的百姓们最终还是会怨恨他,但放在史书上就是一位难得宽厚的主君了。
李长亭亲自率领三万铁骑军赶到边城附近,将使臣派遣过去。
司徒骁这边城门还没开,就听闻李长亭来接人了,一瞬间司徒骁差点恼怒地把使臣杀了,他最讨厌的就是李长亭处处都能摸透他的想法!
偏偏这一次和以前无数次一样,司徒骁还不得不忍着气让李长亭把人接走。
来投奔的灾民多是年轻力壮的男人和年轻的女人小孩,比起城里这些百姓要好用很多。
说到底司徒骁也存着一丝不忍心,这座边城他曾经誓死捍卫过,这里的百姓曾经也是他庇护的百姓。
暴力屈服镇压是不得民心的,说到底司徒骁是不信任这些百姓,还不如去算计那些来投奔的异族人来的让他安心。
而城里的百姓们听到大昊的军队来接他们,都高兴得差点手舞足蹈,除了少数打算归顺司徒骁的,大多数人都纷纷背着包袱在重重检查之下离开了边城。
能在这种恶劣的天气离开温暖舒适的家,并不是因为他们对大昊的忠诚有多高,而是深知造反的下场,若是司徒骁再接纳更多灾民,他们很有可能活生生饿死。
司徒骁让那些灾民来跟他们抢粮食,无异于要他们的命,反正左看右看在边城是活不下去了,还不如赌一把,至少从以往朝廷的做派来说,是不会放弃他们这些小老百姓的。
现在朝廷里还有殷相,大多数人对于去禹州城还是充满希望的,更别说现在大昊的将士来护送他们,更是让他们感觉到满满的安全感。(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