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完美陪练(1 / 2)

24号抵达波士顿的开拓者队,要在27号才和凯尔特人进行比赛,这意味着他们要在波士顿待上整整3天的时间。

现在凯尔特人还在美国的其他城市打客场比赛呢,要到26号才能返回波士顿。

开拓者原本是计划先回波特兰休整一番,然后再乘飞机直接来波士顿比赛,但美国中西部地区遭遇了罕见的寒流,暴雪导致开拓者不得不往东飞,跑到NBA最臭名昭着的客场城市遭三天的罪。

除了晚上受到各种电话骚扰外,在食物上也终于有人中招了,科尔特不小心吃了送到自己房间的蛋糕,结果拉稀拉了整整两天,27号他的比赛状态已然堪忧。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球队到了波士顿都能受到这样的待遇,尤其在常规赛期间,只有湖人、76人这一级别的顶级强队有资格体验波士顿球迷的五星级对待,其他小球队、弱队,波士顿球迷根本看不上眼。

开拓者作为本赛季窜起的新势力,又是第一次来到波士顿,当地人自然要尽地主之谊。

还好,当地的联盟工作人员还是很尽职尽责的,为开拓者安排了当地最好的训练馆,让开拓者在这几天里能够好好训练。

甘国阳在训练中一如既往的刻苦,他还是早上第一个了来,晚上最后一个离开,他如同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农民,这样的训练生活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中。

25号开拓者全队进行了一次高强度的全队对抗攻防训练,将近三个小时的练习让球员们都相当疲劳,哪怕德雷克斯勒也是在训练结束后都离开了场地去更衣室洗澡休息了。

只有甘国阳,还是决定留下来继续单练。

“甘,如果你觉得累的话,还是早些回去休息,对运动员来说,休息和训练一样重要。”拉姆齐看到甘国阳还想继续练,就提醒他道。

拉姆齐知道,今天应该是赛前最后一次高强度对抗练习了,他们要开始为后天的比赛储备体能,他不希望甘国阳在后天的大战中没有体力对抗波士顿的强大内线。

“我没问题,如果我果我不加练一会儿的话,晚上会睡不着的。”甘国阳非常固执,训练结束后他必须加练。

“好,这样也好,让自己更疲劳一些,晚上也可以睡得好一点,不然被那群该死的家伙弄得反而更加睡不着。”拉姆齐对自己的睡眠感到了深深的担心。

于是拉姆齐也离开了,场馆中终于只剩下甘国阳一个人,在默默地做着基本的投篮练习、勾手练习。

这时的甘国阳,难免开始怀念起当年在高中时,迪彭布洛克陪伴他一起加练的时光,那时候甘国阳总会和迪彭布洛克比赛运球,他的运球技术也是那个时候打下的良好基础。

后来到了大学,斯托克顿也会和甘国阳一起练习,斯托克顿的天赋在表面看起来确实一般,但甘国阳知道斯托克顿的身上蕴含着巨大的潜能。

而要把这些潜能彻底的开发出来,就是需要常年辛勤不坠的训练和不断的比赛积累。

在上一场对阵犹他爵士的比赛中,斯托克顿已经成为了爵士队的主力替补,他在比赛中运用自己的聪明和细节处理,帮助爵士在主场战胜了开拓者,斯托克顿也终于打败了一次甘国阳。

想着这些,甘国阳加快了自己头投篮的速度,在没有人防守的时候,甘国阳的中投已经很有水准了,篮筐正面是他最擅长的区域,大概有百分之八十的命中率。

牛角位稍微差一些,也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命中率,和他的罚球命中率差不多。

而45度与底角他练习的还不够多,平时在训练中投大概也就只有百分之六十多的命中率。

但训练归训练,比赛归比赛,一个放松一个紧张,两种状态下的投篮是完全不一样的。

像范德维奇在比赛中中投的命中率高达百分之五十,要达到这个水平,在训练里无防守的状态下,范德维奇几乎是百发百中的。

甘国阳手感来了,卯着劲投二十个或许能达到全中,但接着投下去,就会出现较大的波动。

范德维奇则是稳定的可怕,手感来了放他投,他能十几分钟一球不失的全部命中。

相比而言,德雷克斯勒在比赛中的中投命中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多,可他在训练里的中投也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命中率。

这意味着甘国阳要是在比赛中玩中投,估计命中率也就百分之十几到二十几,这样的命中率,教练是不可能让他出手的。

“唉,我这中距离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啊?我宁可手臂上的力量少掉10分。”甘国阳想着自己那惊人的力量和投篮手感的矛盾,又开始苦恼起来。

“嘿甘,你还不回去吗?”这时,训练场又进来一个人,除了甘国阳意外竟然还有人没回去。

“汤姆!我还要加练,你想一起来吗?”甘国阳停下投篮,看到从门口进来的是球队的第12人,汤姆—舍夫勒。

汤姆—舍夫勒虽然也属于新秀,则是他今年的第一个赛季,可事实上他已经31岁了。

他在1977年就被印第安纳步行者在第六轮第7顺位选中,但步行者并没有和他签约,所以他只能到一些低级别的联赛中混日子。

今年,开拓者因为进行过了大交易,球队里实在是缺人,于是把这位31岁,已经没有什么潜力,也没有什么即战力的球员签了下来凑数。

所以舍夫勒在开拓者队中属于不折不扣的第十二人,饮水机管理员,基本上轮到他上场的时候,开拓者要么赢定了,要么就是输的裤子都不剩了。

即便在队内对抗训练中,舍夫勒得到的机会也不多,常常被按在板凳上做拉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