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新时期的老街(2 / 2)

老街小饭馆 大风至 1232 字 2023-01-06

玉簪村村民的买卖意识由来已久,与周边地区的蒙、汉、回生意人往来密切,交流频繁。

据村里的的生意大家族王家回忆说,过去每到秋季,他们就带着玉簪村民把收好的高粱、谷子、黄米、荞麦、黄豆、黑豆、豇小豆、蓖麻、棉花、青棉麻、芝麻、糜子等陆续拿到集市上进行交易,交换货物或变成现票。

过去伽山上到处都是香榆树,其叶子是做香的好材料。每年,老百姓把它拿到集市上去出售。随着农业愈来愈发展,加工业也逐渐兴起,瓦匠、木匠、皮匠、锡匠、豆腐匠、弹匠、剃头匠等陆续兴起,玉簪村一带的经济再一次的得以提升。

祥云寺的“买卖音该”是远近闻名的集贸市场,依托祥云寺庙会,集贸市场兴盛不衰。祥云寺每年都有几次大型庙会,小型庙会不断,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入瑞应寺,甚至拥满了周边的村屯,为商贩们创造了绝好的赚钱机会。

在集市上,具有民族特色的餐饮、服饰、手工制品、针头线脑、日用品应有尽有,祥云寺的鼎盛时期,也是集贸市场的空前盛大时期。玉簪村妇女历来擅长传统的手工艺制作,绣出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风情的枕头音图茹、烟荷包、腰褡裢、耳包等,拿到祥云寺庙会上去卖。

久而久之,小商小贩们在瑞应寺周边的村屯定居下来,平时穿梭于买卖音该以及各个村屯之间,出现了很多串屯子沿街叫卖的“货郎”。

除此之外,从这条路进京的不仅是青城地区的人,还有更多的是内蒙古草原上的人,他们无一例外的先到祥云寺做一下中转再进京。这些进京的人们,带去服饰、特产、手工艺品及字帖、字画,在京城变卖,交换成货币。

更有不少人进京以后“乐不思蜀”,嫁女儿定居北京。青城这一带著名的民歌《云良》就是一例。

玉簪村也曾是这一带的政治文化中心,受到当时祥云寺住持在寺庙内开办“僧学堂”的影响,当时的王爷也辟西衙门,创立“崇明学堂”,后又相继在八吉村办起“文武学堂”,在王府内办“明理女学堂”。

制大 z.com 制枭。鼓励周围其他村民开办工厂,生产肥皂、蜡烛,并织布、印染、织地毯等,还首次架通王府至围场的有线电报线路,有相当一段时间,还办起了邮政、设警察、办报纸等。

所以基于如此多的历史元素,白晓星的主张是建议唐沁把目光放开一些,不要只局限在老街和玉簪村。

她希望可以在祥云寺的游客基础上,推动邻镇王府文化,将这一带的旅游文化整体串联起来。

在引起唐沁的兴趣之后,经过几天的钻研,她提出“一寺、一庙、一府、一街、一院、一库、三塔、两镇”的融合理念。

...(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