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回家,浅田才察觉事态不妙。
“我一个男的,要和那五个女的一起逛街?”
从客观角度来想,的确是这样。
浅田瞬间对这件事实颤栗而起,并反射性生出了逃避的念头。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因为他,浅田真一十七岁,男性,从出生起——就没有和除了母亲以外的女性外出逛街过!
是的,一次都没有,已经是能被称作‘逛街处男怪’的程度了!
即使这并非广义上的约会——即二人预约会面,只是单纯的委员会伙伴相约采买物品而已,甚至算得上执行公务的一种。
然而,这也不是能如此简单就定下认知的事态。
人心会过度解读事实,神经越敏感纤细的人越是如此。
就像文章中单单一条蓝色窗帘便能联想到作者忧郁的心情、更甚者是自杀预兆一般,浅田真一这种人,确实难以冷静而客观地看待‘五女一男为了执行公务而一起去商场逛街采买物品’这项事实。
应该说,浅田可以客观的认定,到时候的他一定会非常尴尬、一定会因为自已的格格不入与心理因素上的认知落差而感到焦躁不安——
说人话就是,会害羞。
“才不会害羞,只是不适应而已。”
他为自己如此辩驳。
如同宅男混入了现充群一样,即使那群现充并不歧视宅男,但长久以来已然固化的心态,却注定宅男无法轻松与现充群打交道——个别例外不算。
这在关系心理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自我认知疏离”。
一旦对自己的身份有了清楚的认知,就很容易与不同身份的团体产生先天性疏离感,更甚者会厌恶、排斥起来,本能拒绝此类团体表示出的善意。
男性与女性,一个人与五个人,浅田真一此刻便十分清晰地认知到双方身份的差异,同时产生了疏离感。
这就跟看见白胳膊会联想到大腿一样,是自然而然的心理反应。
也因此,他不可能什么都不想地就跟她们一起愉快地出门逛街买东西——请别抱怨,浅田早就知道自己是个非常麻烦又别扭的人,他有在改进,但成效不彰。
其实只要加强对公务的认知,努力用‘做正事’的态度回避掉尴尬,拿出在会议室与那五人相处时的心态就万事OK。
但浅田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
他直接掏出手机,打开LINE,想发一条周末有事不能去,让她们自己好好逛的讯息过去。
说实话,要采买的东西并不多,本就不需要他的陪同——毕竟对那五名少女来说,他才是多余的那个人,到时候尴尬的说不定不只有他一个。
但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是以六个人一起去为前提做讨论,就连二乃也没有对此发出异议,甚至还叫他穿得帅一点,别拿一套居家服出来拉低了她们的颜值水准。
现在一想——结果,只有他在意这种事情吗?
讯息已经打好了,浅田却苦笑着,没有发出去。
……或许,自己心裏其实也在期待着吧?
期待着和她们一起周末出门,想要享受被美少女包围的感觉,同时觉得这样的自己实在有够卑劣庸俗,不愿承认,试图抗拒。
这样的矛盾心理,他知道,体会起来却没有书上说得容易解决。
他看过那么多书,学过那么多知识,到头来,还是没有将其应用的本事,学了等于白学。
过去浪费了诸多时间,现在也拿着手机犹豫不决,浪费着时间。
“佛洛伊德曾经说过,本我、超我造成的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时,自我就会进行调节,启动心理防衞机制……”他摇了摇头,自嘲道,“就是我现在的模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