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城里的日军指挥官,接到了宋庄据点覆灭之前最后的求援电话,不久以后电话就打不通了,他们知道宋庄据点完了。
他们猜到游击队接下来一定会去攻击马家河,再次给千叶寻一发去了电报,请求战术指导。
千叶寻一听了以后十分头疼,宋庄据点丢了,游击队又去围攻马家河,如果前去救援,一定会遭到敌军骑兵的袭扰,损失是难免的。
如果不去救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马家河据点也被游击队拿下,损失也不小。
最关键的是,如果是马家河据点也丢失了,巨马县城和东乡县城之间的封锁线就被打破了,他所付出的巨大的心血恐怕也就付诸一炬。
他考虑再三,认为还是要救援马家河据点。他给驻扎在东乡县城的日军第81联队长发去了电报,说自己远离前线,有些情况不太清楚,征求第81联队长的意见。
第81联队长认为对付游击队的骑兵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如今围攻马家河的是游击队的步兵,他们远离了山区,正是歼灭他们的大好时机。&#24378&#29306&#32&#32&#35835&#29306
而且马家河据点一旦丢失,封锁圈就被游击队打开了一个大口子。他建议还是前去增援。
千叶寻一下了决心,命令第81联队长率领部队出城增援。
为了加强兵力,千叶寻一给日军第82联队长发去了电报,让他派出驻扎在巨马县城的日军的一个步兵大队,接受第81联队长的指挥,一起前往马家河据点增援。
日军的大队人马分别出了巨马县城和东乡县城,前来增援马家河据点。
马武山游击队的优势之一,就是有大量的电台。
日军一出城,徐大龙就接到了报告,他告诉王承柱,给他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拿下马家河据点。
如果无法拿下,就立刻把围攻宋庄据点的任务交给王小虎的预备队,集中主力,准备打击敌人的援兵。
同时给孙德胜发去了电报,命令他尽可能的迟滞日军援军的速度。
日军第81联队长率领着一个步兵大队、伪军的一个营,出了东乡县城,走出了不到1公里,就踩上了游击队埋设的地雷。
这些地雷可是徐大龙从李坤那里买来的真正的制式地雷,威力可比游击队造的土地雷厉害多了,当场就造成了三个日军士兵的伤亡。
在队伍前面的日军大队长看到公路上有地雷,他就命令部队下了公路,准备绕道前进。
没有想到,队伍刚刚下了公路,又踩中了一颗地雷,造成了两个日军士兵的伤亡。
这下把他搞糊涂了,他不知道哪里埋了地雷。于是队伍就在公路上停了下来,派出工兵上前排雷。
日军第81联队长看到队伍停下来了,从后面赶了过来。
他对日军大队长说道:“等排除了地雷再前进,还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命名部队后退一百米,绕过这一段公路。”
日军大队长执行了命令,果然还是日军的第81联队长经验丰富,日军的部队再也没有没有踩上地雷,他们向前跑出了大约1公里,才再次上了公路。
忽然,天空中传来了迫击炮弹尖利的呼啸声,几枚迫击炮弹在日军的行军大队附近爆炸,其中有一枚炮弹落进了日军队伍的当中,当场造成了五名日军士兵的伤亡。这候 章汜
游击队的骑兵终于出现了,日军早就有所防备,他们一面驾设火炮进行还击,一面派部队在行军大队的两侧进行掩护。
日军经过多次跟马武山游击队的骑兵作战,他们也总结出了一套办法,那就利用散兵线来保护行军大队,在散兵线上的日军士兵只要看到游击队的骑兵,就趴在地上用火力打击游击队的骑兵。
在这种情况下,游击队员们骑在马上反而吃亏了,还真是拿那些趴在地上的日军没有什么好办法。
原来,游击队的骑兵之所以能够给日军的大部队造成很大的伤亡,是因为他们有九二式步兵炮,可以进行远距离地攻击。
如今炮弹不多了,孙德胜这次仅仅带来了三发炮弹,他要留在关键的时候使用。
孙德胜看到公路上继续前进的日军大队人马,无可奈何。
他留下少量的游击队员继续沿途监视着日军的行军大队,自己带着大部分的游击队员,朝着日军行军大队的前方疾驰而去。
他要另外寻找机会,打击日军。
日军的行军大队在公路上行进了大约两公里以后,又踩上了地雷。
日军的官兵们还是采用老办法,他们调头往回跑,在100米左右的距离,下了公路,准备绕道前行。
“轰轰”两声,公路的两侧日军就分别踩中了一颗地雷。
原来游击队员们看到上次日军采用这个办法,于是就在公路的两侧也埋了几颗地雷。
这一下日军有些傻眼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于是又在公路上停了下来。
日军的联队长还是有办法,他看到后退100米路边有地雷,就命令部队再往回跑200米。
他就不相信游击队有那么多地雷,到处都能埋上。
果然他的办法再次奏效了。
日军的行军大队在公路边上跑出了大约1公里,再次上了公路。
日军之所以还是要上公路行军,那是因为路两侧都是庄稼地,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的,行军的速度会大大地减缓。制大 制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