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殡之日,阿原一身素服,带了小鹿早早赶到,便见慕北湮循制守于父亲灵前,还需照应来往宾客,很是辛苦。
说来慕北湮天性放浪不羁,从不理会家中俗务,如今父亲遇害,相害的又是府中分别主管内外事务的薛照意和靳大德,唯一的义兄又被押在狱中,悲痛之余,也难免忙得焦头烂额。
但阿原看到慕北湮时,他虽然苍白瘦削许多,神色倒还镇定。他的一双桃花眼依然像猫儿般幽光流转,却不再是引得万树花开的媚意悠悠,而是潜于暗夜窥寻猎物般的寒意凛冽。
见阿原来得早,他面上的阴冷才散开了些,说道:“来得正好。我请了同族的两个婶子照管,但府里的下人骄纵惯了,未必肯听命,你去帮着些?”
阿原怔了怔,“怎么帮?”
慕北湮道:“我们家的人,要么是从过军的,要么是亲友从过军的,所以我先前已吩咐过,父亲丧事期间,府里就照军营的规矩来,不听吩咐的,一概棍棒伺候!你拿不来棍棒,刀剑伺候也不妨。”
阿原笑道:“好。横竖我名声坏,不在乎更坏些!”
她拍拍他的肩,柔和了声音道:“还有太多的事需要处置,你也要节哀顺变,好好保重自己。”
慕北湮握住她手腕,定定看她片刻,唇角弯出一抹细微的笑,轻声道:“会的。”
阿原到后面帮照看一圈,已发现慕北湮并不是传说中的那般平庸无能。
一下子接手偌大府第,又得操办贺王丧仪,大小事务繁琐之极,但他已基本安排停当,府中众人各司其职,并无想象中的混乱。
但贺王丧事震动朝野,前来吊唁的宾客极多,迎来送往之际,不时有临时性的调度安排。慕北湮请来管事的慕五婶、慕七婶精明能干,但到底不是贺王府的人,且都是中产之家,不比贺王府豪富,贺王府有些资历的家人便不大放在眼里。嫉恨不平之余,躲懒拖宕还算是好的,还有几个故意拧着干,存心想看二人出丑。
无非自认是贺王府的老人,抱怨少主人放着他们不用,请了两个外来的女流之辈管束他们,失了颜面。
阿原留意着,帮五婶、七婶喝斥几回,见还有人阳奉阴违故意捣乱,遂看准其中闹腾得最厉害的,抬脚当胸踹倒,先几脚将其踢得嗷嗷叫唤,再一扬破尘剑,雪白冰寒的剑锋便抵到那人脖颈。
她冷冷喝道:“想逞能也不看看时候!不以大局为先,不把小王爷放在眼里,让老王爷丧仪出乱子,能耐越大越添乱!”
原大小姐出身高贵,再怎么声名狼藉,从前跟小贺王爷的关系无人不知,倒也无人敢对她无礼。但她一改往日温婉,忽然间如此勇悍,倒是惊倒了一堆人。
那人兀自不服,吐着被踹出的鲜血叫道:“我对老王爷一片忠心,到头来却受妇人之气,天理何在?王爷,王爷,早知如此,老奴还不如追随而去,省得受这些零碎腌臜气!”
“现在追随,也不晚呀!”阿原笑着,令人立时将其送到慕北湮处,让小鹿传话道:“这个人一心殉主,请贺王成全吧!”
慕北湮听闻,不过冷冷扫了一眼,随手将佩剑掷下,“难得你忠心,本王自当成全。你的家小本王会代为照料,放心去吧!”
那人有家有室,衣食不愁,托大闹腾闹腾,好叫少主人从此更不敢轻慢自己而已,再不料竟会弄假成真,一时惊惧得浑身乱战,哪敢去捡剑?
慕北湮大怒,又一窝心脚将他踹倒,说道:“这就叫一心殉主?欺骗我倒也罢了,连逝去的老王爷也敢欺骗?来人,把他重打五十大棍,关入柴房,等丧仪后再做处置……”
那人在角门处的惨叫还未停歇,原来闹腾的老仆们便已纷纷退散,各自领命做事,再不敢出闹甚幺蛾子了。
阿原见一切井然有序,这才放下心来。
但景辞迟迟未至。
不但景辞未至,连长乐公主和博王、郢王等都没消息。
眼见快到出殡的时辰,外面才传来略带惶恐的宏亮通传:“皇上驾到!”
梁帝朱晃,竟抱病亲来贺王府致祭,抚着一同出生入死的爱将棺木,痛哭流泣。
相随的博王、郢王、均王及长乐公主等,纷纷在旁解劝,然后一一上香致祭。
景辞居然是随着他们一起来的,待诸王与公主祭过,也上前接过下人燃好的香。正待行礼之际,旁边已有一少女挨来,同样接了香,向景辞看了一眼。
景辞略一踌躇,便向侧退开些,与那少女一齐行礼。
小鹿够着脑袋看着,已经看得呆了,拼命摇着阿原胳膊,低问道:“这……这是怎么回事?这女的哪里冒出来的?懂不懂规矩?端侯是小姐的!是小姐的!”
阿原定定看着那少女时,那少女已行毕礼,若有所觉地转过脸来,目光越过众人,准确地望向阿原。
极美的少女,双眸灵动清亮,扑闪处仿佛带了晨间露珠的清亮晶莹。
待与阿原目光相接,她莞尔一笑,手臂自然而然地挽住景辞,依在他身畔退到一边。
她裹着一袭素衣,宛若一支含苞待绽的玉兰花,端的秀逸出尘,与景辞比肩而立,恰似雪玉琢就的一双璧人,怎么看怎么般配。
她就是……王则笙?
可他们怎能看着般配?
早已订亲的阿原和景辞才该是一对吧?
景辞显然已注意到阿原等的动静,目光轻轻在二人间扫过,微皱起眉,正待向迈步走向阿原,知夏姑姑不知什么时候赶到了他身边,一把扯住他,低低说了句什么。景辞顿了顿,向阿原微一颔首以示招呼,却缓缓退到后面,越过人群匆匆向外走去。
阿原一努嘴,伸手压住小鹿喋喋不休的嘴巴,同样绕开人群,从后门绕了出去,追向景辞离开的方向。
整天跟别的女子腻在一处,着实可恶。
但以他的自负,大约根本觉不出自己的可恶。
阿原便不得不免为其难地去告诉他,在她谨守妇道的同时,他也该谨守夫道了。
景辞走得很快,阿原追出去时,他的背影已快要消失在拐角处的树荫里。
所幸护送梁帝前来的宫廷侍衞虽多,大多认识原大小姐,并不拦她。
她甚至看到萧潇扶着剑柄立于众侍衞间,正若有所思地望向她,面上隐有忧色。但阿原急着去追景辞,已顾不得萧潇眼神里的异样。
沿着五色鹅卵石拼就的小道,她正待加快脚步时,前方树丛人影一闪,伴着一道剑光直飞面门。
阿原骇然避开,正要拔剑对敌时,对方已然收手,嘲讽地盯着她。
覆住半边面庞的银质面具,在剑风荡起的荼蘼花瓣里散着冷冷的金属光泽。知夏姑姑眼底的光芒,则比金属更冷更凛冽。
她道:“原大小姐,不用追了。端侯要处理他自己的事,与你无关。——他的事,从来与你无关!”
阿原已见惯她横眉怒眼的模样,懒懒地扫过她,说道:“他的事是否与我有关,你说了不算!连他自己说了,也不算!”
她跨步又往前行去,知夏姑姑再去相拦时,阿原脚步一错,虚虚实实晃了晃身,便灵巧地飞快掠过她,继续向前行走。
知夏姑姑气极反笑,一面继续阻拦,一面喝道:“我说了不算,他说了也不算,却不知皇上说了算不算?”
阿原不由回头看向她,“皇上?皇上的赐婚,自然是算的。”
知夏姑姑冷笑道:“皇上赐婚不假,可原大小姐逃婚也不假。既然原大小姐不把这婚约当回事儿,皇上收回成命,于情于理,都是无可指摘的吧?”
阿原不由心头紧了紧。
她之所以对她和景辞的未来很有把握,最大的依恃,无非是他们间的御赐婚约。
上回入宫向梁帝请罪,梁帝虽未责怪,但的确已对他们的婚事有所疑虑,预备观望景辞的态度再作打算。返京前后的这些日子里,她与景辞情浓意洽,再未想过他会有所异议,更未想过他们的婚事真会因此受到影响。
可如果真的有人能设法让皇上改了心意,的确算得釜底抽薪之计了。
她尚在沉吟时,旁边已有少女轻笑道:“姑姑,你在这裏做甚?把我景哥哥拐哪里去了?”
那声音,清脆而熟稔;那声景哥哥,更是和幻境中一样刺耳。
阿原的幻境里,是同样声线的少女在讨鹰,“景哥哥,这鹰好看!给我玩好不好……”
景哥哥,景辞?
鹰,白色的鹰,她的鹰?
阿原猛地转头,盯向王则笙,盯向这个带着几分天真笑容徐徐走近的俏丽少女,脑中似有激浪翻滚。
不知多少早已隔绝的人或事在喧嚣着,一波.波海浪般汹涌,似随时要呈到她眼前,又似化作了无底深渊,呼啸着要将她席卷而去。
她终究什么也抓不住,只能勉强弄清,王则笙的确与景辞相识已久,很可能曾向景辞讨要过她的鹰。
王则笙的身后,伴着一个修眉大眼的年轻男子。方才阿原见他拜祭过,便认得他是梁帝的次子,博王朱友玟。
阿原定定神,直接无视了王则笙,只向博王行礼道:“阿原见过博王殿下!”
博王笑了笑,“清离,都不是外人,不用客气。”
阿原早就听说博王虽不是梁帝亲生,但博才多识,礼贤下士,颇得梁帝和群臣赞誉。听博王的口吻,从前的原大小姐与博王也该熟识,但眼下阿原对博王全无印象,听他言语温厚亲切,也便微笑点头,说道:“阿原有事想去找端侯商议,所以冒然出来。博王殿下这是……”
博王向王则笙一指,“则笙郡主见端侯离开,也说要出来透透气。”
王则笙年少貌美,未来将嫁给大樑的皇子,身后又有赵王兵马的支持,博王关切王则笙当然是顺理成章之事。
阿原道:“那殿下就陪着则笙郡主吧!我要去找端侯,失陪!”
她转身要离去时,知夏姑姑忽扬声道:“则笙郡主跟端侯是自幼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不仅门当户对,容貌性情也异常般配。这样的天作之合,并不是旁人想拆就能拆得了的。”
阿原闻言,不由驻足道:“天作之合?我怎么听来听去,都像是人作之合?这是知夏姑姑一人的意思吧?”
博王立于一旁,依然唇角含笑,温温和和道:“不会。知夏姑姑向来稳重,当然不会认为自己是天。”
阿原道:“也不一定,连主人的婚事也敢插手,看来真以为自己是天了!”
博王抱着肩道:“首先,她得上得了天……”
阿原忍不住笑了,“便是她上得了天,也管不了我跟端侯的事儿!”
眼看着景辞走得远了,再也追不上,她越性走到知夏姑姑面前,直视着她道:“知夏姑姑,你给我记好了!端侯是我的人,我一天不放手,天说了都不算!”
她的唇角弯了弯,凑到知夏姑姑耳边,冷冷道:“所以,管不管端侯的事,谁说了都不算,我说了算!”
阿原的眼眸又黑又亮,似敛了满园的荼蘼春色,张扬美丽,动人心魄。
知夏姑姑倒吸了口凉气,指住她道:“你……你还真反了天了!”
阿原笑道:“过奖,过奖!我只反你,不反天!”
她退了两步,待要离去时,一直旁观的王则笙忽轻笑道:“可我只知道,这一向,景哥哥的事,你说了不算;但你的事,景哥哥说了算。”
王则笙笑得双目如月牙弯弯,越发多了几分娇憨可人,惹人怜爱。但她的眸心深处,却是跟她的笑容绝不相衬的尖锐。她叹息般笑道:“听知夏姑姑说起你如今的模样,我还不敢相信。原来真的跟换了个人似的。话说,以前你说景哥哥在乎你,我信;如今,景哥哥若还能在乎你……你当他瞎?”
阿原盯她一眼,走到博王身畔,轻轻拍了拍他臂膀,低笑道:“博王殿下,听说郡主会嫁给某位皇子?瞧瞧这性情,这教养,博王……得自求多福了!”
博王显然很中意王则笙,虽对知夏姑姑将王则笙与端侯拉在一起大是不满,却不肯说王则笙的不是,只微笑着不说话。
王则笙睨着阿原,笑道:“博王怎会娶我?你当他瞎?”
阿原噎住,博王虽然好性性,也被呛得作声不得,瞅了一眼王则笙纯稚无害的笑容,转身走回灵堂。
王则笙若无其事,顾自问向知夏姑姑:“景哥哥哪去了?”
知夏姑姑亲昵地握住她手腕,虽有些嗔她对博王出言不逊,却半个字也不曾责怪,反而温言安慰道:“听闻他那个关在狱中的好友有急事找他。你不用管,横竖他办完事就会去怡明宫找你。放心,他懂你的心意,你当然也明白他的心意。他会向皇上请求,将你俩的事安排妥当……”
阿原一听便知是左言希有事将景辞请了去。但左言希人在狱中,怎会那般巧,恰在这时候派人找景辞?难道是知夏姑姑故意引开他,不想阿原见他?
阿原踌躇片刻,跟着博王返回灵堂。
景辞已经追不上,刑部也不是沁河县衙。她没法跟着景辞进刑部大牢,便只能考虑着先帮慕北湮处置好老贺王丧事,再去处置景辞。
若景辞有心跟王则笙在一起,或许,她也该考虑下景辞的丧事了……
贺王风光大葬后,贺王府也似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连当日的小贺王爷慕北湮在承继贺王之位后都安稳许多。有对他们父子心怀不满的,想趁着老贺王倒下,顺便把小的也整倒,一时居然无隙可乘。
不管贺王案背后还有多少难以言说的秘事,如今也只能装作一切尘埃落定。
因阿原着实帮了不少忙,慕北湮甚是感激,待府中诸事完毕,便找阿原致谢道:“这几日算是我欠了你的情,谢了!”
阿原心念一转,笑道:“若真谢我,不如帮我个忙。”
“什么忙?”
“你在刑部有没有认识的人,帮我调一下刑部的卷宗?关于我被劫杀的那件案子。”
慕北湮怔了怔,“这案子……卷宗不难调吧?你母亲若开口,刑部那几个官儿能屁颠儿地直接送你府上去。再则,谢岩是刑部员外郎,上下都熟得很,带你进去查下你自己的案子,好像不算什么事儿吧?”
阿原皱眉道:“母亲为我的事估计也头疼了很久,好容易安生下来,不想让她知道我还在疑心这件事。至于谢岩,天天跟着景辞去怡明宫,把长乐公主都看得急了,差点天天奔怡明宫堵人……话说,如今我的原府好像冷清得很。”
慕北湮沉默了片刻,笑道:“没事,我回头天天去瞧你,就不冷清了!既然谢岩忙,我带你去刑部吧!”
慕北湮虽然行事风流荒唐,但人脉甚广,素日一同游耍的贵公子都是高门子弟,多在各处衙门任职,何况他如今承继王位,虽无父亲庇护,一样地位尊崇,故而刑部官吏很快令人将大堆的案卷搬到他们跟前,让他们慢慢阅览。
慕北湮拍着半尺来高的案卷,惊叹道:“你这案子……居然留下这么多记录!要不要叫他们替你预备晚膳?”
阿原坐下翻阅着,抚额叹道:“只怕还得预备宵夜……”
慕北湮的目光扫过卷宗,看向阿原专注的面庞,“其实最重要的是你已经回来了,健健康康的,其他都不打紧。我想长乐公主他们懒得领你来看,大约也是这意思。”
阿原头都没抬,说道:“贺王遇害,凶手伏法,同样也结案了,你会就此罢休吗?”